春节不回家,战友们如何应对思乡情绪?
春节不回家,战友们如何应对思乡情绪?
春节前夕,当大多数人都在准备踏上回家的旅程时,有一群人却选择了坚守岗位——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由于战备值班、执行任务等原因,许多战友无法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面对思乡之情,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军营里的“年味儿”
虽然不能回家,但军营里的春节氛围却一点也不少。各级部队都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让战友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在某边防团,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春晚”正在上演。官兵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家人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有的战士为家人表演了自创的节目,有的则向家人展示了军营里的日常生活。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拉近了与家人的距离,也让战友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
在另一支部队,一场趣味运动会正在火热进行。拔河、篮球、乒乓球……各种体育活动让战友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感受团队的力量。一位参加拔河比赛的战士笑着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和战友们一起拼搏的感觉特别好,就像在家里和兄弟们一起玩一样。”
除了文体活动,许多部队还组织了送温暖、送文化到基层的活动。文艺小分队深入一线连队,为战友们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心理服务队则为有需要的战友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思乡情绪。
战友们的“小妙招”
面对思乡之情,战友们也想出了不少应对的方法。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人视频聊天,看看家里的变化,听听家人的声音。”一位在西藏服役的战士说,“虽然隔着屏幕,但感觉家人就在身边,心里踏实多了。”
有的战友则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思念和感悟。“每当想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日记本,写下对家人的思念,也写下自己在军营的成长。”一位新兵说,“看着一页页写满字的日记,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
还有的战友选择通过培养新爱好来转移注意力。有的学习摄影,用镜头记录军营生活;有的练习书法,用笔墨寄托思念;有的则加入了军营的乐队,用音乐抒发情感。
专家建议:科学应对思乡情绪
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隋云川表示,思乡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应对。
“首先要接受思乡情绪的存在,不要刻意压抑。”隋云川说,“可以尝试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情绪的释放。”
建立新的社交网络也很重要。“多参与集体活动,与战友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这能帮助你找到归属感,减少孤独感。”隋云川建议。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样关键。“无论思乡情多么让人难以忍受,都要保持正常的作息,避免熬夜。”隋云川提醒,“良好的睡眠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与家人保持联系也是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视频通话、社交媒体等方式,创造‘团聚’的感觉,能让你与故乡保持情感上的链接。”隋云川说。
温暖的祝福
虽然春节不能回家,但战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祖国的安宁。正如一位战士所说:“虽然不能陪在家人身边,但我知道,我的坚守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团圆,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在此,我们也想对所有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战友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愿你们在军营里度过一个温暖、充实的春节,待到春暖花开时,再与家人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