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山炮台:从沉寂到辉煌,一座见证中国近代史的海上要塞
胡里山炮台:从沉寂到辉煌,一座见证中国近代史的海上要塞
1894年,清政府花费数十万两白银,在福建厦门修建了胡里山炮台。这座炮台占地7万多平方米,配备了两门从德国克虏伯工厂订购的巨炮,每门炮重达87吨,口径280毫米,射程近20000米,被誉为19世纪海岸炮的“炮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门巨炮在建成后的几十年里,竟然一直没有机会发射一发炮弹。直到1937年9月3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里山炮台才终于迎来了它的首次战斗。
那天,三艘日本军舰闯入厦门军港,对胡里山炮台和海军机场进行炮击。中国守军沉着应战,用克虏伯大炮发射了一发炮弹,直接击沉了一艘日本若竹型驱逐舰。这是中国战区首次击沉日军军舰,胡里山炮台也因此名垂青史。
如今的胡里山炮台,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由榕树形成的绿色隧道,被称为“百米榕道”。沿着这条隧道向上攀登,便来到了炮台的核心区域。
在后山区,可以看到一排排保存完好的红夷大炮阵,这些炮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沧桑岁月。而在官厅区,一座超大广场映入眼帘,正中是作战指挥厅,两旁是东西营房,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门现存的克虏伯大炮,它长13.1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岸炮,被誉为“胡里炮王”。虽然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灌入强硫酸,导致膛线磨损无法使用,但这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大炮,如今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除了历史遗迹,胡里山炮台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观景平台上,一望无垠的大海和对岸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白城沙滩上,游人嬉戏玩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海滨画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胡里山炮台不仅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还在春节期间推出多项惠民措施。例如,对全日制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举办新春游园会,让市民游客感受传统年味民俗。
胡里山炮台不仅是厦门的一张旅游名片,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历程,也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铭记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