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上过年了,有哪些传统的过年娱乐活动,让孩子们感觉年味十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上过年了,有哪些传统的过年娱乐活动,让孩子们感觉年味十足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754364511844855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年前的准备工作到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活动,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娱乐活动,让您在感受浓浓年味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传统过年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过年活动:

一、年前准备活动

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因为“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寄托了中华民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办年货: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贴春联和福字: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福字是中国传统年俗,每逢新春,家家户户在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小不同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表达这种向往,有时会将“福”字倒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祭祖: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扫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这都是怀念故人。

洗福禄:中国传统年俗之一,是指春节前夕人们进行沐浴,即节前沐浴。洗福禄一般在腊月二十七日进行,中国民间还有“二十七,洗福禄”的说法,意为腊月二十七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

割年肉:中国农历腊月二十六,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故此称为“年肉”。

二、除夕活动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守岁: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全国多数地方守岁,女的包饺子、洗菜、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或者准备全家的新衣服,男的打扑克牌、麻将,或者喝酒娱乐至天亮,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魏六朝开始流行。

燃放爆竹: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一传统承载着中国劳动人民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三、春节活动

拜年:大年初一清早,大人小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家中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相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四季平安”等吉言。

逛庙会: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

舞龙舞狮: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舞狮活动在海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是海外华人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

穿新衣:传统民俗文化,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旧时,富绅、富户呢毛绸缎穿戴一新;贫户所穿即使是粗布旧衣,也都整齐清洁,异于平日,以应新春吉日。

开年饭:年初二为开年饭,中国传统习俗年初一为吃斋的一天,年初二便是一年的新开始的第一顿有鱼有肉的饭,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等的菜来对新一年拿个好兆头。

灯会:灯会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通常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举办的大型灯饰展览,带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灯会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洛阳和南京曾是早期举办盛大灯会的城市。

接财神: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此,在这一天前夜,各家会准备酒席,为财神庆生。“接财神”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习俗,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初一接财神,而有些地方则选择在正月初四或初五接财神。

这些传统过年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浓厚的年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