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高铁重启在即:中日竞争进入白热化
马新高铁重启在即:中日竞争进入白热化
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马新高铁)项目即将迎来关键决策时刻。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近日透露,内阁将于近期就这一价值约120亿至150亿美元的项目重启作出决定。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基建项目之一,马新高铁不仅牵动着中日两国高铁技术的竞争,更关乎区域互联互通和地缘政治格局。
项目重启在即
马新高铁全长350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投入运营后将大幅缩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通勤时间,从现在的约5小时缩短至约90分钟。项目最初于2013年获得马新两国政府同意,原定2026年完工。然而,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更迭后,项目因成本和财务影响问题被搁置,并于2021年正式终止。
近期,马来西亚成功集团牵头的联合体完成重组,保留了德国铁路公司、日本日立铁路和韩国现代Rotem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支持。重组后的联合体成员包括成功铁路公司Berjaya Rail、马来西亚铁路公司KTMB和马来西亚建筑公司IJM。成功集团创始人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称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高速铁路系统。
中日竞争进入白热化
面对这一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日两国展开了激烈竞争。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会谈时,积极推销日本新干线技术。而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访问马来西亚时也表示,希望与马来西亚就马新高铁加强合作。
从技术、经验等方面考虑,中国和日本已成为竞争的大热门。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定于2017年一季度进行的高铁竞标中,中日将展开最后对决。对马来西亚而言,由于大部分路线位于其境内且需承担巨额费用,政府更关注性价比更高、且在资金筹措方面更便利的中国方案。而新加坡则对在车辆和信号系统方面经验丰富的日本企业抱有好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指出,马新高铁竞标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性价比和安全性。“日本经营新干线多年,技术成熟,给人传统印象是比较安全。但中国高铁后来居上,建设速度快、涵盖面广、造价相对便宜,”他说,“马来西亚目前难以取舍。”
资金缺口成最大挑战
尽管各方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但资金问题仍是最大挑战。据透露,相关财团有把握筹集约200亿令吉资金,但金融机构可能不愿放贷其余800亿令吉。马国著名城市土地运用与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强调,由于资金成本庞大,如果没有政府的征地补贴或免息贷款,高铁项目就无法进行。
地缘政治意义凸显
马新高铁项目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对中国来说,该项目不仅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有重要的商业意义,还打通了泛亚铁路重要一环,有助落实中国“一带一路”构想。而对日本来说,竞推高铁技术只是两国争夺亚洲行业优势地位的缩影,发电、港口和道路基础设施都是潜在竞争领域。
印度学者巴杰帕伊指出,地区大国通常会利用经济发展扩大其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最可能的竞争领域就是地缘经济。接受投资的国家将是竞争的重要受益者,因为它们可以利用中日之间的较劲,争取到最有利的投资条件。
随着马新高铁项目重启在即,中日两国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最终花落谁家,这一项目都将成为东南亚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