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焦虑?听廖博士支招,轻松应对过年压力!
春节焦虑?听廖博士支招,轻松应对过年压力!
春节前夕,本应是满怀期待的时刻,却有不少人感到焦虑不安。这种被称为"春节焦虑症"的心理现象,已经悄然成为一种社会通病。应用心理学博士廖春岭指出,春节焦虑症多由现实性焦虑引发,与"讨好型人格"密切相关。这类人过于在意他人看法,总想让周围人都满意,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春节焦虑症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人害怕面对亲戚的"灵魂拷问",如工作、婚姻、收入等敏感话题;有人担心节日开销过大,经济压力陡增;还有人对繁琐的节日准备和社交活动感到疲惫不堪。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想到过年就莫名害怕,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关心',感觉像被放在聚光灯下审视。每到过年临近,这种焦虑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廖春岭博士为深受春节焦虑困扰的人们提供了几条实用的应对策略:
不要自作多情:很多人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他人关注,其实不然。不妨鼓起勇气与亲戚朋友接触,验证一下他们是否真的在意那些细节。
关注内在感受:过度在意他人看法会忽视自我需求,久而久之产生焦虑。要学会自我接纳,明白任何人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设立合理边界:面对家人的期望,要有同理心,理解他们的初衷是出于爱。同时也要设立边界,学会说"不",进行坦诚沟通。
学会放松: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放松方法。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正念冥想也是有效缓解焦虑的方式。
除了专业建议,一些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应对之道。有人选择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如每天散步半小时或做室内瑜伽;有人则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还有人选择合理规划财务和时间,避免过度消费和任务堆积。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但不应该成为负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过年的意义在于团聚和放松,而不是各种压力的来源。"学会调整心态,接纳不完美,才能真正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都在寻找解决之道。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平和的心态迎接春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