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创多项世界纪录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创多项世界纪录
2024年12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北航道桥9号主塔承台顺利完工。这标志着这座世界级工程又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塔柱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铁(简称“通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既有杭州湾跨海公路大桥上游约7公里处。大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大桥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具有大潮差(最大潮差8.69米)、强冲刷、急流速(最大流速5.3米/秒)等复杂水文条件。为克服这些困难,建设者们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其中,中航道桥采用了双主跨三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主跨达到2×448米,创下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的纪录。同时,大桥还采用了全埋床式承台基础,有效降低了水阻力,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自2022年11月30日开工以来,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稳步推进各项施工任务。目前,大桥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约1/3。北航道桥8号主塔塔柱建设已完成约1/4,海中引桥桩基施工完成超过3/5,中航道桥和南航道桥也即将开始承台施工。
通甬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项目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形成更加完善的区域铁路网络。
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杭州湾跨海铁路桥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将极大缩短宁波至上海的铁路运行时间,使宁波正式加入上海的“一小时通勤圈”,还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格局,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的流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一座座跨海大桥的建设,长三角地区正从“C”形向“O”形转变,形成更加紧密的交通网络。这不仅是一条条交通动脉的延伸,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生动体现。杭州湾跨海铁路桥的建设,必将为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