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日暖心必备:北京涮羊肉的历史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日暖心必备:北京涮羊肉的历史传奇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9713968_120325918
2.
https://www.sohu.com/a/845393408_121956424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7/doc-incyrrrn7709045.shtml
4.
http://www.bjmtgnews.com/paper/news.php?id=30329
5.
https://www.yfsl.com/
6.
http://cn.obj.cc/portal.php?mod=list&catid=326
7.
https://news.bjd.com.cn/2024/11/07/10961357.shtml
8.
http://www.gscn.com.cn/culture/system/2024/08/15/013185814.shtml
9.
https://h5news.bjd.com.cn/2024/12/06/10993412.shtml

在北京寒冷的冬日里,没有什么比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更能温暖身心了。这道源自元朝的传统美食,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从皇家御宴到百姓餐桌,北京涮羊肉以其独特的魅力,温暖了无数人的胃和心。

01

从草原到京城:涮羊肉的历史溯源

相传,涮羊肉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据《旧都百话》记载,当年忽必烈率兵打仗途中,士兵杀完羊准备炖羊肉,当水即将烧开时,忽报敌军已向他们袭来。厨子灵机一动,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水中煮熟,加上辣椒、葱花和芝麻酱而食之。忽必烈感到此肉非常鲜美,便赞不绝口并赐名“涮羊肉”。于是,“涮羊肉”便在北方流行起来了。

实际上,涮羊肉的历史远比这更为悠久。商代的兽面纹青铜纹鼎被认为是火锅的雏形,东汉时期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三国时期,已有用铜制的火锅,但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宋代,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详细描述了涮肉的过程,开创性地描述了涮肉的“涮”法。

清代是北京涮羊肉发展的重要时期。涮羊肉不仅在民间流行,还成为了著名的“宫廷菜”。在康熙、乾隆二帝举办的“千叟宴”中,羊肉火锅都是重要菜品。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三千余人,共设火锅1550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02

老北京涮羊肉:讲究与仪式感

老北京涮羊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道经典美食,与其严格的选料和精湛的刀工密不可分。正宗的涮羊肉选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的阉割绵羊,这种羊肉质鲜嫩,没有膻味。在东来顺,一斤羊肉要切成80片以上,每片羊肉的长、宽、厚都有严格的标准。切好的肉片薄如纸、软如棉,放在盘中还能看到盘底的青花图案。

涮羊肉的调料也十分讲究。传统的涮羊肉调料包括芝麻酱、绍兴黄酒、酱豆腐、韭菜花、辣椒油、虾油、葱花儿、香菜末儿等。其中,东来顺的“铺淋酱油”是其独门秘制,使得涮肉具有了清香鲜美的独特魅力。

阳坊涮肉则以其四大特色著称:羊肉选材、屠宰制腔、卸肉包卷和鲜切“月牙儿”。他们选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的羔羊,屠宰时要求“一刀断四管”,确保羊肉的鲜美。卸肉时讲究肥瘦搭配均匀,红白相间,而鲜切“月牙儿”则是羊的前腿夹心肉,与扇面骨相连处的一块月牙形软组织,俗称“脆骨”。

03

传承与创新:现代北京涮羊肉的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北京涮羊肉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东来顺和阳坊两大流派仍在发展,但现代涮羊肉店已遍布京城。

阳坊涮肉在202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坚持选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养180天羊龄的黑头白羊羔羊肉,以独有的五代传承的非遗技艺古法分割,为每一个食客奉上来自阳坊的正宗美食佳肴。

东来顺也在不断创新。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涮羊肉,还推出了多种新式菜品和锅底,以满足现代人的口味需求。同时,东来顺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北京涮羊肉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涮羊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承载了老北京人的记忆,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不仅能够驱赶严寒,更能让人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那份传承百年的文化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