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严把“五关”确保“放心粮油”安全
石泉县:严把“五关”确保“放心粮油”安全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是一个拥有近20万人口的山区县。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工程”,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粮油店食品安全,让当地居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严把源头关:从采购到储存的全程把控
石泉县市场监管局严把食品生产关,对重点生产企业原料购进、加工操作、检验检测、人员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加强食品安全培训,筑牢食品安全“一线屏障”。在商场超市重点加强对蒸煮类节令预制食品、腌制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等消费量大的节日产品质量监管,仔细核查进货查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散装食品标识标签等,确保所售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严把流通关:从销售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在流通环节,石泉县市场监管局以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大型商超等为重点检查对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到成品销售,执法人员仔细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关键信息,对食品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食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此外,对年夜饭预订、农村集体聚餐等加强监管指导,确保餐饮业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让市民吃得安心、放心。
严把价格关: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执法人员深入各大商超、餐饮酒店、农贸市场等关键场所,对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蛋、菜、奶,以及餐饮、旅游服务行业的价格进行监测。通过实时掌握价格波动情况,了解商品供应渠道和成本变化,向经营主体明确价格政策法规,引导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稳定。同时,针对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确保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严把质量关:确保消费安全放心
针对节日期间热销的节日特色商品,执法人员仔细查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认证标识是否齐全等,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质量合格的商品。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33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20家次,暂未发现重大价格违法行为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
严把宣传关: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石泉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发布餐饮“红黑榜”,做到教育警示与普法相结合,督促餐饮经营户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整改,切实筑牢食品安全屏障;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春节前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对各食品经营户合法经营提醒告知,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便捷渠道。每日安排专人值守,对收到的投诉举报及时分派与跟踪督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节日期间能够吃得安心、放心。
创新机制:构建长效监管体系
石泉县还建立了三个方面的长效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粮食行业协会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放心粮油工程”作为一项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具体规划,切实抓好落实。
二是品牌建设机制。以质量管理和诚信服务为主线,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健全粮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办法,同时,积极推进粮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严格放心粮油工程“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打造“放心粮油”和知名品牌的金字招牌,进而从根本上改善粮油食品放心消费环境。
三是宣传教育机制。一方面,要从宣传普及粮油食品安全知识入手,大力开展粮油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粮油食品安全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放心粮油”品牌的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对假冒伪劣的粮油食品,要充分曝光、坚决抵制。同时,要加强对“放心粮油”产品和企业的规范、监督,使“放心”品牌真正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通过一系列严格监管和创新举措,石泉县的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春节期间,该县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160余家次,发现整改问题11处,有效保障了群众的饮食安全。
石泉县的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多方合力,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让“放心粮油”真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