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庄古镇:梁思成林徽因的避难所,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庄古镇:梁思成林徽因的避难所,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1A01XTV00
2.
https://www.sohu.com/a/804983155_33912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BA%84%E6%96%87%E5%8C%96%E6%8A%97%E6%88%98%E5%8D%9A%E7%89%A9%E9%A6%86/60862996
4.
https://k.sina.cn/article_7064864901_p1a519488500100pt6x.html
5.
http://jhslgwh.jinhua.gov.cn/art/2024/6/7/art_1229499730_58917910.html
6.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50349
7.
https://www.yibin.gov.cn/zjyb/ybly/lydt/202408/t20240815_2014065.html
8.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4/82516390.html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为躲避战乱,国立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急需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今属宜宾市翠屏区)的开明士绅罗伯希、王云伯向同济大学发去了一封16字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封电报开启了李庄古镇一段传奇的历史。

01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李庄岁月

1940年秋,同济大学迁往李庄,随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来到这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梁思成仍被李庄的古建筑所吸引。他考察了镇北2.5公里外的旋螺殿,赞誉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在李庄期间,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重要著作,林徽因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

02

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

李庄古镇不仅接纳了同济大学,还吸引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余所文化科研机构。3000位李庄人以博大的胸怀,为12000余位大师、学子提供了庇护。在李庄的近6年时间里,专家学者们完成了《中国建筑史》《殷历谱》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李庄也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03

古镇的历史与建筑

李庄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古僰人的聚居地。镇内保存着众多明清建筑,如旋螺殿、奎星阁、张家祠等。旋螺殿建于明代,以其精巧的斗拱结构闻名;奎星阁位于长江之滨,是长江沿线二千多公里中建造得最好的亭阁之一;张家祠的“百鹤祥云”窗展现了精湛的楠木雕刻工艺。

04

特色美食与现代发展

李庄古镇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独特的美食文化。李庄白肉、白酒、白糕被誉为“三白”,其中李庄白肉更是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宜宾市翠屏区成立了李庄产业园区管委会,对古镇进行保护与开发,如今的李庄古镇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荣获多项荣誉。

漫步在李庄古镇的街巷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里不仅是一座古镇,更是一段不朽的文化传奇。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曾在这里为中华文化续写新的篇章,而今的李庄古镇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