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古镇建筑:千年风韵,数字新生
吴县古镇建筑:千年风韵,数字新生
2024年5月,一场名为“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的展览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这场展览通过数字化方式,将吴县古镇的1000多座建筑、4个古镇和17个古村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场展览不仅获得了“2019-2022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评选精品奖”,更让我们得以一窥吴县古镇建筑的千年风韵。
东山古镇:雕花楼里的匠心独运
东山古镇,又名洞庭东山,是太湖东南岸的一座半岛,这里不仅盛产著名的碧螺春茶,更保存着大量精美的古建筑。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雕花楼,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楼”的建筑,以其无处不在的雕刻艺术而闻名。
雕花楼,又称春在楼,建于1922年,由东山镇的上海滩棉纱大王金锡之和其兄弟金植之建造。整座建筑占地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照墙、砖雕门楼、前楼、后楼、花园、膳房等,整体布局紧凑合理,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江南苏派建筑。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建筑上共有3854幅雕刻作品,包括木雕、砖雕、金雕、石雕和泥雕等多种形式,雕刻技法包括浮雕、圆雕、透雕和阴雕,展示了优秀的雕刻传统文化。据说,当时雇佣了250多名香山帮工匠,历时三年多才建造完工,堪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世佳作。
西山古镇:东村古村的百年风韵
与东山隔湖相望的西山古镇,同样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其中,东村古村是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之一,相传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东园村,简称东村。
东村古村内的标志性建筑是徐氏宗祠。这座由东村古村一代儒商徐联习主持修建的建筑,整座建筑庄重肃穆、气势宏伟,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徐氏宗祠内的砖雕,用料精细、雕工考究,人物图案栩栩如生,古意悠悠,技艺高超。
走在东村古村的青石小径上,两旁是一户户朴实的古村人家,穿行在老街古巷中,如同缓缓穿行在时光的隧道里,枝头的花果、慵懒的动物、朴实的村民、亲切的乡音,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徐徐铺展。
陆巷古村:太湖畔的千年传奇
如果说东山和西山古镇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那么陆巷古村则将我们带回到了更久远的年代。陆巷古村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保存了大量高质量的古建筑。
陆巷古村的建筑布局严谨,保存完好,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繁华市井,每一座古宅、每一条古巷都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陆巷古村内的农家乐还保留着传统的东山生活方式。老板利用东山本地时令水果,秘制青梅酒、杨梅酒、枣子酒等各种“水果白酒”,每年从五六月份的枇杷、杨梅成熟开始,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珍贵的古镇建筑正以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吴文化博物馆的“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数字化技术,这些古镇建筑得以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不仅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其历史价值,也为古镇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正如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所说:“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个人,而是指向公共事件。”通过数字化展览,这些古镇建筑不仅成为了展示吴地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并爱上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建筑。
吴县的古镇建筑,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无论是东山的雕花楼、西山的东村古村,还是陆巷古村的千年风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并爱上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