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国家疾控局发布最新指南
春运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国家疾控局发布最新指南
随着2025年春运大幕的拉开,预计全国将有90亿人次踏上旅途。在人员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家疾控局和各地疾控中心发布了春运期间的健康防护指南,为大家平安出行提供了科学指导。
春运期间的疫情形势如何?
当前,我国正处于呼吸道疾病冬春流行季。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其中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新冠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所致疾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专家提醒,多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个人防护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规范佩戴口罩
在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候车厅、车厢等,建议全程佩戴口罩。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时,要注意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湿了或脏了也要及时更换。N95口罩的防护效果更好,但不适合儿童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佩戴。
保持手卫生
接触门把手、座椅扶手等公共区域后,要及时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正确的洗手步骤是“内、外、夹、弓、大、力、丸”,整个过程需要40-60秒。如果使用酒精性干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30秒。
保持社交距离
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减少在人员密集处的停留时间。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纸巾应及时丢入带盖垃圾桶,不要随地吐痰。
出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物资准备
出行前应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免洗手部消毒液、酒精湿巾等。如果带小朋友及老人出行,最好适当备一些应急药品。对于有慢性病的人群,要将常用药品带足。
错峰出行
尽量避开春运高峰时段,选择错峰出行。根据预测,1月18日至1月25日(腊月十九至二十六)为出程高峰,2月3日至2月4日(正月初六至初七)为返程高峰。
关注天气变化
如果选择自驾出行,要提前了解沿途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行驶,注意行车安全。
旅途中需要注意什么?
保持通风
如果乘坐长途交通工具,要尽量保持车内通风,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自驾出行时,也要注意适时开窗换气。
合理安排休息
长途旅行容易疲劳,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饮食卫生
在旅途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就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自带食物和饮用水。
出现症状怎么办?
如果在旅途中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做好防风保暖措施,充分休息并密切注意病程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并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传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应提前关注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境前进行个人健康申报,并在回国后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医生主动告知旅行史。
春节期间的健康提示
春节期间,家庭聚会增多,但也要注意适度。尽量避免大规模的聚集活动,减少亲朋聚餐聚会的规模和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春运期间的健康防护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都能提高防护意识,科学应对,确保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