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进贤门:四百年古城楼的前世今生
揭阳进贤门:四百年古城楼的前世今生
四百年的历史见证
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的古城门,它就是进贤门。这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建筑,不仅是揭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楼之一。
独特的建筑艺术
进贤门城楼坐西朝东,面阔20.3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达160.3平方米。整座建筑由城瓮门、城楼、亭台三部分组成,形成三层八角攒尖琉璃顶楼阁。下层为瓮城门,门内由内外两重扇门,中如卷简,形如瓮状;中层为城楼,它的型制森严,构筑精致;上层为亭式的三层建筑,四角飞檐翘起,状如凤尾摆动,上下三层,装饰玲珑,好像栖凤振翅欲飞。城楼各层均有红色内柱和檐柱,周围为花窗廊墙。层面均盖绿色琉璃瓦,翘脚下均饰有木雕龙头和垂莲柱。整座为石木结构,基本上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古朴大方,雄伟壮观。
浓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揭阳古八景之一的“谯楼晓角”,进贤门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变迁。在明清两代,城楼上设有更夫,每当晨曦初现,更夫吹响的报晓号角声会随风传入城内。这座城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城防设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赴任揭阳的地方官和参加科举的士子都要从进贤门走过,以取个好意头。至今,这个习俗依然保持着,所以就经常会看到有家长带着即将高考的儿女来转几圈。
活力焕发的新地标
近年来,揭阳市重点打造活力古城,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进贤门城楼的活化利用。2022年11月完成了进贤门城楼亮化工程,让古建筑夜间光景气氛、照明效果更加立体生动,日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到揭阳古城夜游打卡,以夜游消费带动夜经济发展。如今,古老的进贤门城楼正焕发新的活力,每周六晚上举行的“进贤故事会”(省级非遗项目“潮汕讲古”展示),每逢重大节日开展的国级非遗项目榕城青狮、普宁英歌等展演,让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于此。
进贤门不仅是揭阳的历史地标,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象征。它见证了揭阳从古代到现代的变迁,承载着揭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今天,这座古老的城楼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讲述着揭阳这座千年古城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