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故宫:600年皇家宫殿的传奇与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故宫:600年皇家宫殿的传奇与新生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6%95%85%E5%AE%AE/345415
2.
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4-03/28/c_1130097713.htm
3.
https://www.dpm.org.cn/topic/move_south/index.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7/11/52713072_1132425836.s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95%85%E5%AE%AE%E5%8D%9A%E7%89%A9%E9%99%A2
6.
https://www.npm.gov.tw/Articles.aspx?sno=03002801&l=1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见证了中国近600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01

历史沿革:600年的沧桑见证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蓝本,经过14年的建设于1420年建成。这座庞大的宫殿群,不仅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辉煌的见证。

故宫的建造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传奇。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02

建筑布局:严谨规整的皇家气派

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故宫的建筑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建筑屋顶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殿座以黄色琉璃瓦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03

文化价值:文物守护与文化传承

故宫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如《清明上河图》、乾隆款金瓯永固杯等。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近代史上,故宫还上演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文物守护传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避免文物被日寇劫掠,故宫博物院决定将精品文物南迁。从1933年到1947年,近百万件文物历经艰辛坎坷,辗转数万里,最终安全返回南京。这段文物南迁的历史,不仅是故宫人守护国宝的壮丽史诗,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04

现代视角:古老宫殿的新活力

进入新时代,故宫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百年华诞。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故宫、感受故宫,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故宫员工阿乐的手绘作品《我在故宫画小画儿》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故宫的另一面。

这本书以200多幅手绘作品,带我们走进一个细腻、生动且亲切的故宫世界。不同于精致的摄影作品,这些手绘小画灵动自然、笔触细腻,让人感受到故宫的美丽与庄重,体验那份属于故宫的宁静与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的宫墙之内,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厚重。

从历史的沧桑到建筑的辉煌,从文化的传承到现代的创新,故宫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的故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故宫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