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在四川南部的金沙江畔,有一座被誉为“英雄攀枝花”的现代化城市。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一座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它记录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史,展现了攀枝花从荒芜之地到工业重镇的华丽转身。
一座城市的诞生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2402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博物馆从空中看状如一朵盛开的攀枝花,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和希望。2015年3月3日正式开放,至今已接待游客数百万。
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铭记一段特殊的历史。1964年,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攀枝花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汇聚到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博物馆里的历史记忆
博物馆的展陈内容非常丰富,展览策划不拘泥于讲述本地故事,全国三线建设和攀枝花建设的内容比例约为7:3。全国部分涵盖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等,攀枝花本地部分则呈现了外省市支援队伍的详细情况、从钢铁基地到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工人和建设者们的生活等。
在博物馆里,有一面用一百多双劳模手印模型打造的巨大墙面,这面墙叫做“劳动之星荣誉墙”,以此来铭记三线建设者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就有三线建设大会战“八闯将”之一、今年92岁高龄的吴恒泰老人的手印。他于1964年来到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刻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矿井电话,见证了攀枝花从“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到“百里钢城”向“钒钛之都”的华丽转身。从一台3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到2023年全年售电量达136.38亿千瓦时;从第一炉铁水,到成为我国最大的产钒企业,这些成就凝聚了几代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
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攀枝花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著名的“水果之乡”,青皮芒果、芒果干等特产广受欢迎。同时,攀枝花还拥有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方山百合花海等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移民文化。
在攀枝花,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东北酸菜白肉火锅,也可以享受到新鲜的渔门麻辣烧鱼。这里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攀枝花味道。
实用参观指南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即可入馆参观。博物馆地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三线大道77号,可乘坐7A路、9路、9A路、20路、27路、27A路、67路、花城阳光快线2号线等公交车到达。
为了更好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建议提前预约讲解服务,联系电话为0812-3343331。此外,博物馆还设有“老三线主题邮局”“三线时光记忆体验馆”和纪念品官方店,游客可以购买相关文创产品作为纪念。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不仅是了解攀枝花历史的窗口,更是感受那个年代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共和国第一批工业巨兽如何在建设者手中诞生,可以感受到那个理想燃烧的年代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想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国故事,那么这座博物馆绝对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