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天泡澡,危机四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天泡澡,危机四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834Rl8APod.html

2024年12月6日,主演经典电影《情书》的知名日本女演员、歌手,54岁的中山美穗,在家中浴室意外身亡。据当地警方调查,她是在入浴过程中意外溺水而亡。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冬季泡澡安全的关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世芳提醒,特殊人群在冬天泡澡、泡温泉,甚至洗澡,都可能存在危险。

热休克与热射病的区别

网上有医生猜测,中山美穗可能是发生了热休克,昏迷于浴缸中,然后溺亡。不少人看了不解:热休克不就是热射病吗?冬天怎么会得热射病?

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所谓热射病,指人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身体无法散热,内脏被“烧坏”,病情往往比较凶险,容易致命。

而据记者查询,2024 年 12 月上旬,在中山美穗所居住的日本京东涩谷区,平均气温在5~15 摄氏度。这样的天气,即使浴室要暖和得多,也不至于造成热射病。

至于热休克,是指人由于温差太大或处于高温环境,而出现昏厥。其危险系数跟环境常常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发生在浴缸中,只是房间内,通常不会致命。”

一冷一热刺激,血管很“受伤”

对于中山美穗的意外,黄世芳医生也更倾向于认为,是热休克所致。只是泡个澡,为何会泡出热休克?主要跟血压波动有关。“温度忽冷忽热,血管和血压往往首当其冲。”

黄世芳医生介绍,天冷时,人体为了保暖,会收缩血管,以减少热量散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血压患者即使照常服药,但一到冬天血压也会偏高。而当环境比较暖和时,人体的血管就会扩张。

从比较冷的房间进入浴室这种温暖环境,血管可能迅速扩张,引起低血压,这会导致大脑供血减少,使人昏厥。而且,血压低的时候,血液流速会变慢,还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也会让人昏厥。

黄世芳医生推测,中山美穗可能是在浴缸中昏厥后,水淹没了口鼻,但又没有人及时发现,导致了溺亡的悲剧。

还有人推测,中山美穗也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昏厥。简单来说,就是自主神经“用力过猛”,把心率和血压都调得过低,从而引发晕厥。对此,黄世芳医生表示,这类患者平时也不少见。看到血、针头(所谓的晕血、晕针),出现创伤,感到疼痛、恐惧、紧张等,以及长时间站立、热浴等,都可能导致血管迷走性昏厥,引起人短暂的意识丧失。

不过,这种昏厥持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意识会很快恢复。也正因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很多血管迷走性昏厥患者往往没得到诊断。

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黄世芳医生不建议泡温泉、蒸桑拿和泡澡。在这些温暖的地方,人体血管会扩张,加上大量出汗让身体水分流失,血压会降得比较低。当事后到比较冷的环境中,血管又可能一下子就收紧,让血压飙高。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本身比较“脆”,就像老旧的水管,当血压飙高,血管可能一下子被“冲”爆裂,导致脑出血等问题。而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身体衰退,他们泡澡和洗澡时,容易出现滑倒、磕碰等意外事件,一旦因此导致骨折等问题,治疗和康复又将旷日持久。

“如果一定要泡,建议水温不超过 45 摄氏度,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不要锁死浴室门。”黄世芳医生提醒,家属要留心,如果老人洗澡时,太长时间没出来或没什么动静,要去浴室查看一下。

其他需注意的人群

糖尿病患者长时间泡澡、泡温泉等,处于高温的环境,会让胰岛素分泌和利用都更多,可能引起低血糖。黄世芳医生强调,身上皮肤有破损,尤其是下肢皮肤有破损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避免泡澡、泡温泉等活动。一旦感染发展成糖尿病足,严重时甚至要截肢。

孕妇也不适合泡澡,尤其是孕早期,因为胎儿对温度比较敏感,高温可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此外,“如果给小朋友泡澡,家长一定要时刻在旁边,以免发生呛咳、溺水”。

冬天洗澡,切记通风

黄世芳医生特别提醒,如果浴室装的是燃气热水器,冬季不管是泡澡还是淋浴,都要注意通风,可以开一点门窗或打开排气扇。每年冬天,她所在的科室,都会接诊很多洗澡时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严重的因此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有的患者才 20 多岁,正是大好的青春年华,生命却因为洗澡而就此定格,太可惜了!”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家庭医生》杂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