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广西横州:洪水后的农作物复产秘籍
广东梅州、广西横州:洪水后的农作物复产秘籍
近日,广东梅州和广西横州相继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两地农作物受损严重。为减少损失,两地迅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受灾区域,提供科学有效的生产恢复技术指导。
梅州:千公顷农田受灾,70人专家团队指导复产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受强降雨影响,农作物受损严重。据统计,该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包括沙田柚、水稻和蜜柚等。
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梅县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建了由70人组成的7个农技专家指导组,奔赴受灾严重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在白渡镇蕉南村,果农曾还平的10余亩柚子树在洪水中受损严重。农技专家邹文标(拥有30余年柚子种植经验)现场指导果农采取多项措施:
- 冲洗柚树上的淤泥
- 重新为蜜柚套袋
- 剪除枯枝败叶
- 松土避免板结
- 根据根部腐烂情况施用杀菌药水
在专家指导下,新圩村也迅速展开补种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梁翠红表示,镇农业组已派专业人员清洗稻苗表面淤泥,并喷洒肥料,尽力弥补损失。
横州:茉莉花基地受淹,专家指导积水排泄和杀菌
广西横州市是全球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每天有200-300万斤新鲜茉莉花通过人工采摘。此次洪水灾害对茉莉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迅速组织专家团队赶赴横州,为茉莉花盆花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加重的问题,花卉专家卜朝阳研究员建议:
- 及时转移盆花至地势高处
- 挖沟抽排积水
- 对基地进行全面杀菌处理
此外,广西农业科学院还派出多个先锋队、创新团队和科技特派员,奔赴各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户提供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横州茉莉花盆花生产正逐步恢复正常。
复产效果初显,科学指导助力农业恢复
在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下,两地农业生产正在有序恢复。
在梅州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800多亩受灾农田的复耕复种工作全面展开。村民们在350多亩育种农田上加紧插秧,30多名工人熟练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田中。农机手驾驶旋耕机来回穿梭,加紧平整土地。为确保灌溉用水,当地紧急调用水库水源,并加快修复引水渠和水泵房。
在广西横州,茉莉花盆花生产企业也在专家指导下逐步恢复生产。通过及时排泄积水和杀菌处理,花农们正在努力降低因灾损失。
两地的灾后复产经验表明,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是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通过政府、专家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广东梅州和广西横州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农业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