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大专家提醒:感冒后别喝酒!
哈尔滨医大专家提醒:感冒后别喝酒!
“感冒期间不要饮酒,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吴玉波教授的这一提醒,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感冒期间饮酒问题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感冒是小病,往往不以为意,甚至在服药期间仍然饮酒。然而,这种做法究竟有多危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感冒后饮酒,病情更难好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感冒期间饮酒会显著延缓病情恢复。酒精会扩张血管,导致身体散热增加,从而加重感冒症状。同时,酒精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使感冒持续时间延长。此外,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导致身体脱水,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
更严重的是,感冒时饮酒会增加胃黏膜损伤的风险。酒精本身就会刺激胃黏膜,而感冒时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同时服用感冒药,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如阿司匹林)也会刺激胃黏膜,双重作用下,胃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
感冒药与酒精:危险的组合
感冒药与酒精的相互作用是另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许多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与酒精结合后会增加肝脏负担,可能导致肝损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余剑波指出,感冒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时间约3-5天,因此服用感冒药后5-7天内不宜饮酒,否则容易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迟翔宇也提醒,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甲硝唑等药物后饮酒,会发生双硫仑样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低血压、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酒精还会降低感冒药的药效,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专家建议:感冒期间远离酒精
面对感冒和饮酒的问题,专家们的建议非常一致:感冒期间应完全避免饮酒。吴玉波教授特别强调,在感冒期间一定要避免饮酒,以保障身体健康。如果已经饮了酒,建议至少等待24小时后再服用感冒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同时,专家还提醒,感冒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补充维生素,以提高免疫力。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忌食海鲜类食物,以免助火生痰,引起咳嗽。
澄清误区:喝酒不能杀菌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喝酒可以杀菌,有助于治疗感冒。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虽然75%的酒精确实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这种浓度的酒精对人体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不适合用于体内杀菌。而且,通过饮用的方式摄入酒精,不仅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反而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
此外,还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恢复。这种说法同样缺乏科学依据。适量饮酒可能带来的微弱益处,远远无法抵消其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感冒期间应坚决远离酒精。
正确应对感冒:科学用药与合理休息
那么,感冒期间应该如何正确用药和休息呢?专家建议,感冒治疗应以对症治疗为主,通过缓解症状来缩短病程。在选择感冒药时,应根据自身症状和体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要严格遵守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间隔和服用方法,避免过量服用导致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总之,感冒期间饮酒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牢记专家的提醒:感冒期间,远离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