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肠易激综合症|常腹痛/便秘/腹泻是症状?中医推介18种食物汤水 改善肠胃止痛止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肠易激综合症|常腹痛/便秘/腹泻是症状?中医推介18种食物汤水 改善肠胃止痛止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care/3365261/%E8%85%B8%E6%98%93%E6%BF%80%E7%B6%9C%E5%90%88%E7%97%87%E5%B8%B8%E8%85%B9%E7%97%9B%E4%BE%BF%E7%A7%98%E8%85%B9%E7%80%89%E6%98%AF%E7%97%87%E7%8B%80%E4%B8%AD%E9%86%AB%E6%8E%A8%E4%BB%8B18%E7%A8%AE%E9%A3%9F%E7%89%A9%E6%B9%AF%E6%B0%B4-%E6%94%B9%E5%96%84%E8%85%B8%E8%83%83%E6%AD%A2%E7%97%9B%E6%AD%A2%E7%80%89

经常腹泻、腹痛,是不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症?吃什么可以改善肠道健康?注册中医师张勇讲解肠易激的成因、症状,并推荐18款汤水、食物来改善症状。他指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天生肠道较敏感,治疗方案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主。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症?腹痛腹泻是症状吗?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肠道功能紊乱、失调或肠道过敏所引起的症状的统称,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肠抽筋、腹泻、便秘、感到排便不清、突然而强烈的便意、大便硬或呈水状、或大便时伴有黏液等。

肠易激的成因是什么?哪些人容易有肠易激?

注册中医师张勇表示,目前肠易激综合症的成因仍未明,或者并没有单一而明确的原因,但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心理压力、情绪如紧张和焦虑、睡眠、家族病史或遗传因素等有关。

引发肠易激的高风险因素

  1. 饮食习惯不当者,例如三餐不定时人士
  2. 常吃刺激肠道的食物,例如含咖啡因饮料、辛辣食物
  3. 压力大的人士
  4. 家族病史及遗传因素
  5. 嗜烟、嗜酒者人士

张勇医师指出,香港人生活及工作紧张,又经常食无定时,肠胃容易出毛病,不少人有经常肚痛腹泻的问题,初起时症状轻微可能便不予重视,但若肠胃不适持续一段时间,需要特别留意。

肠易激者多属肝郁脾虚 常腹泻/便秘/腹痛

张勇医师指出,肠易激综合症属于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等疾病范畴。在中医的角度,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多属肝郁脾虚,以脾胃虚弱为本,即天生肠道较为敏感,尤其容易受情绪、压力影响。

因紧张情绪、思虑过度、精神压力等使肝气郁结,肝气不舒,从而影响脾脏,肝郁犯脾。中医的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主,中药内服或针灸都能取得明显疗效。

改善肠易激症状 宜吃6种食物

张勇医师强调,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食要定时,并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食肥腻厚味而伤脾胃。平日应少喝冻饮、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奶制品、煎炸、油膩食品,多吃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吃什么可以改善肠易激症状?他推荐6种食物,有助于患者缓解症状。

改善肠易激症状的食物(性味、功效、食用宜忌)

服用6种食物/药材 有助于缓解肠易激症状

  1. 白朮
  • 性味:白朮味苦、甘,性温。
  • 归经:归脾、胃经。
  •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
  1. 芡实
  • 性味:芡实味甘、涩,性平。
  • 归经:归脾、肾经。
  • 功效:健脾、止泻、除湿。
  1. 莲子
  • 性味:莲子味甘、涩,性平。
  • 归经:归脾、肾、心经。
  •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1. 茯苓
  • 性味:茯苓味甘、淡,性平。
  • 归经:归心、脾、肾经。
  • 功效:健脾、补中、渗湿、止泻。
  1. 党参
  • 性味:党参性味甘,平。
  • 归经:归脾、肺经。
  •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改善便溏。
  1. 郁金
  • 性味:郁金味辛、苦,性寒。
  • 归经:归肝、胆、心经,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

推荐3款汤水食疗 改善肠易激症状强化疗效

除了改善不良膳食习惯,患者可以同时配合有助于缓解症状的食疗,加强改善效果。张勇医师建议选用3款汤水、茶疗,包括:益气健脾汤、四神汤及玫瑰陈皮茶。

益气健脾汤、四神汤、玫瑰陈皮茶 (材料、制法)

饮用3款汤水茶疗 改善肠易激症状

  1. 益气健脾汤
  • 材料:太子参10克、五指毛桃30克、白朮15克、山药15克、生熟薏米各10克、白扁豆15克、土茯苓15克、猪腱半斤。
  • 制法:猪腱先汆水,各材料洗净同放砂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用文火煲1.5小时,调味后饮用。
  • 功效:健脾固肠,益气升阳。
  1. 四神汤
  • 材料:茯苓15克、淮山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瘦肉4両。
  • 制法:瘦肉先汆水,各材料洗净同放砂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后饮用。
  • 功效:健脾、祛湿,增强脾胃功能。
  1. 玫瑰陈皮茶
  • 材料:玫瑰花3克、陈皮3克、龙眼肉3克。
  • 制法:清水洗净各材料,加适量开水焗泡15分钟,每日约饮1至2杯。
  •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改善受情绪影响出现的腹痛、腹泻。

6款食物防腹泻解便秘 日常保健改善肠胃健康

至于并非肠易激患者,但日常本身的肠胃功能较差、胃肠道较易过敏的人士,平日稍有饮食失衡,或过食某些食物后,便容易有腹泻、腹痛、腹胀、便秘等肠胃不适者,张勇医师建议他们可适量摄取以下饮食,以强化脾胃、巩固肠道运化功能。

易肠胃不适人士 调理脾胃食物(性味、功效、食用宜忌)

日常保健宜吃6种食物 强化肠胃功能

  1. 山药
  • 性味:山药味味甘、性平。
  • 归经:归脾、肺、肾三经。
  •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1. 大枣
  • 性味:大枣味甘、性温。
  • 归经:归脾、胃经。
  •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治脾虚、便溏。
  1. 薏苡仁
  • 性味:薏苡味甘、淡,性微寒。
  • 归经:归脾、胃、肺经。
  • 功效:健脾、除痹、清热利湿。
  1. 五指毛桃
  • 性味:五指毛桃味甘,性平。
  • 归经:归脾、肺、肝经。
  • 功效:补气、健脾、化湿、舒筋活络。
  1. 陈皮
  • 性味:陈皮味辛、苦,性温。
  • 归经:归脾、肺经。
  •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 百合
  • 性味:百合味甘,性微寒。
  • 归经:归肺、心经。
  •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改善日常肠胃不适 推荐3款食疗止腹泻/腹痛

平时若遇上一般腹泻、腹痛等常见的肠胃不适症状,可怎样处理?张勇医师指出,腹泻时可暂时性禁食,约为6至8小时,以减轻肠胃负担,并注意补充水分,可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其后,饮食以温和的、可饱腹的食物为主,例如稀饭、白米饭等。

他推荐3款有助于止泻止痢、健脾益气,有助于恢复的食疗,包括:陈皮普洱茶、太子参大枣茶及沙参玉竹百合汤。

陈皮普洱茶、太子参大枣茶、沙参玉竹百合汤 (材料、制法)

3款汤水茶疗 强健肠胃止腹泻/腹痛

  1. 陈皮普洱茶
  • 材料:陈皮半块、普洱茶叶若干。
  • 制法:陈皮、普洱茶叶略冲洗,加适量热水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 功效:行气、燥湿。
  1. 太子参大枣茶
  • 材料:太子参6克、大枣1枚。
  •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净,一同放入砂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煲30分钟后代茶饮用。
  •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
  1. 沙参玉竹百合汤
  • 材料:沙参5钱、玉竹5钱、百合3钱、山药5钱、大枣2枚、猪腱半斤。
  • 制法:猪腱先汆水,各材料洗净,同放砂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再用细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 功效:养阴、益胃、生津。

肠易激患者易伴有过敏性疾病

中医治疗一般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为治疗原则,因患者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平素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则更容易发病,像经常承凉饮冷、精神紧张、劳累、饮食不节等因素都会损及脾气。

张勇医师指出,临床上患者除了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外,亦常见伴有鼻敏感、皮肤敏感,甚至哮喘等疾患,这些疾患大部分都与“脾虚”有关,故在预防及治疗上,亦以健脾益气为主。

强健脾胃以“治本”,则“脾胃气虚”所导致一系列的症狀如腹痛、腹胀、肠抽筋、容易泄泻、鼻敏感、湿疹、消化功能差、疲倦、精神差、气短、手脚冰冷等皆可逐渐改善。一般常用药,包括了山药、白朮、茯苓、防风、党参等中药。

精神压力致肠易激 选用疏肝解郁药疗

对于成年人来说,神经精神因素对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现代人常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失眠、疲劳等诱发本病,所以用药上除了针对不同证型用药外,疏肝、解郁、安神亦是重要的一环,故对于压力大、情况紧张的患者,用药时亦要注重疏肝解郁、镇静安神,常用郁金、素馨花、柴胡金、白芍等中药。

配合针灸治疗 增强脾胃肠道功能

除中药内服外,张勇医师表示,亦可配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上较常选用胃经、脾经、肝经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天枢、太冲等穴位,以疏肝健脾、增强脾胃功能、放松神经系统。

此外,临床上亦有取背俞穴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尤其是临证检查时发现患者背部肌肉紧张,或有侧弯、腰背痛等問題,便當注意腰背、脊椎的不適亦可能反射至胃腸、腹部,或影響或加重腸胃不適的症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