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武汉分会场:黄鹤楼下英雄城市交响曲
春晚武汉分会场:黄鹤楼下英雄城市交响曲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在湖北武汉设立分会场,以《星汉耀江城》为题,展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独特魅力。节目以“英雄城市,还看今朝”为主题,通过歌舞、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武汉的生态、人文、科技和美食等多方面特色。
英雄之城:从历史走向未来
在节目中,武汉籍演员朱一龙扮演的志愿军战士李想,与父亲李默尹(辛柏青饰)和妹妹李晓(张子枫饰)在古琴号上实现了影片中未能完成的团圆。这一幕不仅感动了无数观众,更展现了武汉人民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每一段人生故事里,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朱一龙说。坐在公交车上的小朋友说——“妈妈说,这里是英雄城市。长大了,我也想做一个大英雄”。镜头穿江而过时,朱一龙向前奔跑,他身后大街小巷,所有人都在向前奔跑,李现、徐帆、热干面的摊主、回家的年轻人,都用自己的心声去致敬英雄城市。
黄鹤楼上,千人战鼓擂响,气势昂扬,鼓手们齐声发问:“何谓英雄?”来自全市的先进工作者齐颂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武大学子以湖北籍士人孟浩然的名句作答——“我辈复登临,江山留胜迹”;大家齐念毛主席的诗句作答——“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度发问作答,彰显出英雄之城的浩然气概。
科创之城:光谷闪耀世界
在春晚开场,四大分会场都会有一个30秒的亮相,导演张敏将全球观众对武汉的“第一眼”印象,选择了光谷星河。张敏说,所有的武汉人都知道,光谷代表了武汉“科创之城”的理念,我用非常有科技感、非常科幻的状态来呈现,但是表达内容又非常的传统,让老百姓感觉酷炫、好看,又有回味。”
开场30秒,光谷星河的那束“光”刷屏了,展现出十足的科技魅力。镜头中,无数蓝色的光射线齐齐点亮,不断幻化出各种形状,绚烂夺目,直冲天际。这束“光”不仅仅在光谷星河燃起,也在黄鹤楼、横渡长江博物馆闪耀登场,长江之上,游船。三大主舞台的炫酷灯光秀交相辉映,展现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英雄城市之美,荆楚文化之美以及科技之美。
“中国光谷”,是武汉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光电子信息产业串起万亿级产业集群。在节目中,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凌空而过,科技感拉满。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带着武大学子走进春晚;光谷科技工作者们为全球观众送上祝福。种种元素的呈现,都掀开武汉科教实力的一角。
人文之城:长江文化熠熠生辉
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星汉耀江城》主体节目呈现中,全球观众处处感受到武汉浓郁的文化气息。
黄鹤楼,这座矗立在长江之畔的历史名楼,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诗楼”的美誉。在春晚的舞台上,它以壮丽姿态与璀璨灯光交相辉映,令人赞叹不已。张敏表示,在地标选择上,黄鹤楼首选。这座千古名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足以展示英雄之城的历史文化。“黄鹤楼造型漂亮大气,它所营造出的那种氛围,完美地代表了武汉的文化气质,也高度契合文艺表达和整体气势表达的需求。”
“大江大湖大武汉”,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武汉也肩负着传承和传播长江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春晚武汉分会场的舞台上,导演组精心选择长江上的古琴号、横渡长江博物馆来进行录制,通过这两个场景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将长江文化在节目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楚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黄鹤楼、光谷星河、长江之上的节目中。观众看到“楚凤”飞天的惊艳场景、规模宏大的编钟礼乐演奏、威风凛凛的巨型虎座鸟架鼓,女孩子们身着周朝妆造,执楚礼跳起执羽舞。全球观众通过春晚的舞台,仿佛能够触摸到楚文化文化的丰富色彩,感受到楚辞的浪漫优雅、青铜器的庄严厚重、漆器的神秘艳丽。“高山流水具象化了!”
“百年戏码头”上演大戏。
“高山流水遇知音”,长江边上古琴声声,展现的是知音文化。在舞台上表演的古琴非遗传承人丁霓裳说
美食之城:舌尖上的武汉
武汉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称道。在节目中,长街宴上汇聚了武汉的经典美食,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团圆与欢乐。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昌鱼、汤包等特色小吃,不仅满足了武汉人的味蕾,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结语:英雄城市,还看今朝
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的节目《星汉耀江城》,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礼赞。通过7分钟的精彩呈现,全球观众看到了武汉的英雄气魄、科技创新实力和人文魅力。正如导演张敏所说:“希望通过春晚的舞台,呼吁全球游客来武汉,看看这座城市的幸福生活和文化科技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