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村古法红糖的甜蜜转型之路
黄田村古法红糖的甜蜜转型之路
走进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的黄田村,一股浓郁的糖香扑鼻而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糖蔗、加工红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有着数百年种蔗历史的村庄,正在经历一场“甜蜜”的产业转型。
传承与创新:古法榨糖的新生
黄田村的古法红糖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时期。这种传统工艺讲究“三榨三煮”,即三次压榨糖蔗取汁,三次熬煮糖浆,最后手工拉丝成型。然而,随着现代机械化制糖工艺的普及,这种繁复的传统工艺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振兴这一传统产业,黄田村党支部积极寻求创新与发展。他们不仅建成了新的古法榨糖生产中心,还流转土地作为配套种植糖蔗区,为古法榨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这一举措不仅使古法榨糖产业焕发了新生机,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村民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在传承古法工艺的同时,黄田村也在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他们引进了现代化的糖蔗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生产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对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到最佳状态。
在销售环节,黄田村更是大胆创新。他们不仅通过线下批发零售渠道拓展市场,还积极尝试线上直播销售模式。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为“带货主播”,将黄田村的手工红糖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产业融合: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黄田村还依托赤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资源优势,由党支部牵头与企业开展“村企共建”活动。通过村集体投资入股、打造“订单农业”等多种新营销模式,黄田村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还实现了村财增收和村民致富的三方共赢。
据统计,自产业转型以来,黄田村的糖蔗种植面积已扩大至500亩,年产量突破1000吨。村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2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5万元,翻了一番还多。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不足1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多万元。
未来展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黄田村的成功转型,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在于其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党支部的引领,村民们不仅学会了现代化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还培养了品牌意识和市场思维。
下一步,黄田村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科技设备,并开发红糖衍生产品,如红糖姜茶、红糖糕点等,延长产业链。同时,他们还计划打造“古法榨糖文化体验园”,让游客亲身体验古法榨糖的过程,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
黄田村的实践证明,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法榨糖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