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必打卡:鲁迅故里&兰亭书法圣地
绍兴必打卡:鲁迅故里&兰亭书法圣地
绍兴,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其中,鲁迅故里和兰亭作为绍兴的文化地标,更是游客必打卡之地。
鲁迅故里:感受文学巨匠的成长之路
鲁迅故里是绍兴最具古城风貌的历史街区,包括鲁迅祖居、故居和纪念馆。这里是鲁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地,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和场景,是了解鲁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重要场所。
走进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祖居,也叫周家老台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翰林”匾,这是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时所获,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厅堂内陈列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穿过天井,便来到了鲁迅故居。这里是鲁迅诞生的地方,也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故居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在故居的后园,有一片翻过这道墙便是百草园,百草园是周家原已荒芜的菜园,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常在这里玩耍、捕鸟。游人纷纷来到百草园,目睹一下百草园的风采。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它为新台门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积近2000 平方米。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状,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出来,沿着小巷前行,便来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12岁时开始读书的地方,也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三味书屋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保存十分完好,房子、桌椅、匾额、对联等大多都是当年的原物。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及两边柱子上的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羮有味是诗书”。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来代替向孔子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鲁迅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宝贵的读书时光,为他日后成为文学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游览鲁迅故里,建议按照东广场入口-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纪念馆的路线进行。如果时间有限,百草园和纪念馆是必去之地,尤其是纪念馆,里面藏品丰富,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发展历程。
兰亭:书法圣地,领略“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这里因王羲之的《兰亭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书法圣地”。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因为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更因为它完美地融合了自然山水的欢愉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王羲之在兰亭与友人聚会时,趁着酒兴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其字透露出一股飘逸豪迈之气,字字有筋有骨,血肉完足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形态优美。结体极尽变化,不求平正,强调欹侧;对称揖让、舒展、收敛等各巧安排,相同之字富有变化,寓刚健于优美之中,欹正有开合,真态多姿,自然天成,尤得“行气”,即便截取单字看其笔画脉络,依旧气韵非凡。
兰亭景区内,最值得一看的是兰亭碑亭。亭内保存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人临摹的版本。碑文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神韵。
除了书法文化,兰亭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景区内溪流环绕,竹林茂密,环境清幽。每年春季,这里还会举办“曲水流觞”活动,重现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游览兰亭,建议重点参观兰亭碑亭,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临摹作品。同时,不要错过景区内的自然风光,漫步在竹林小径中,感受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鲁迅故里和兰亭,一个代表了文学的巅峰,一个象征着书法的最高成就,它们共同构成了绍兴的文化灵魂。无论是感受鲁迅的成长历程,还是欣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都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绍兴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这个周末,不妨来一场文化之旅,亲自感受绍兴的历史与艺术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