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济南考古重大发现:5000年前"山东大汉"与龙山文化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济南考古重大发现:5000年前"山东大汉"与龙山文化圣地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2015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25383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00011
4.
https://yangbo.cctv.com/2024/06/07/ARTI1K9CTngjHP3cvxkcwVcn240607.shtml
5.
https://yangbo.cctv.com/2024/06/06/ARTI6BzvUFWtGI39uoK6k7nK240606.shtml
6.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613/c166192-40877415.html
7.
https://hb.dzwww.com/p/p6aKCmfE1G1.html
8.
https://856syz.top/html/tansuofaxian/kaogufaxian/1148.html
9.
https://www.cssn.cn/kgxc/kgxc_kgxl/202412/t20241220_5825394.s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2/14/83067562_1114828081.shtml
11.
http://www.whycyjy.sdu.edu.cn/info/1113/6656.htm
12.
https://rlesa.qd.sdu.edu.cn/info/1020/4562.htm

1987年,山东济南章丘区的一处普通田野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具5000年前的男性遗骸。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位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山东大汉”身高竟然达到了1.9米,这在当时平均身高仅1.5米左右的时代堪称“巨人”。这具遗骸出土的地点,就是后来震惊考古界的焦家遗址。

01

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的璀璨明珠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面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处。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地,实则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处大型中心性聚落。遗址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约700米,文化堆积厚约2.5米,色灰,其上覆盖着0.2~1.1米厚的黄褐色耕土及扰乱层。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陶器,以及鹿角、蚌壳等。石器的器形有斧、锛、铲、镰、刀等。陶器中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有、鼎、壶、背壶等,均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物。陶色有灰、黑、黄褐等色。器表装饰以素面、素面磨光最为多见,亦有附加堆纹、捺窝纹、锥刺纹、篮纹等。龙山文化的陶器有鼎、罐、杯、器盖等。岳石文化遗物发现较少,采集的陶器标本中有盘内和柄部带凸棱的浅盘豆等。属于商代的有夹砂灰陶绳纹鬲、罐及泥质灰陶豆等。属于汉代的有绳纹砖、筒瓦、板瓦等。遗址保存较好。

1987年发现,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试掘,出土及采集大量石器、陶器等。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201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重要发现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也是其精彩所在,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大汶口文化为龙山文化的直接源头。

从焦家遗址出土的彩陶与玉器做工细腻、样式多变,且注重实用性,很好地展示了焦家先民们高超的技艺与王者的风范。 从聚落的角度来看,焦家遗址发现的房址早期多为半地穴式单间房,到了晚期则发展成了地面式联排房。这种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历程说明焦家遗址可能是从一个普通村落发展而成的中心城邑。尤其是考古人员在焦家发现的夯土墙、壕沟与高等级墓葬等直接昭示了焦家古城乃是5000年前后海岱地区的中心聚落,也是迄今在海岱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城址。

02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距离焦家遗址仅4公里的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章丘龙山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1930年,李济、梁思永等著名考古学家带领的考古队进驻城子崖,开始了正式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面积达440平方米,出土了包括陶片、骨器、蚌器、石器以及人骨、兽骨在内的标本23878件,此后还出版了城子崖遗址的考古报告。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最初,这种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直到1936年才被正式命名为“龙山文化”。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过程不仅创造了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多项第一,也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基石。它是第一个由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独立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第一次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的考古发掘;第一次绘制了考古地层图;是中国境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个黑陶文化遗存;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城子崖》。这些成就让城子崖遗址获得了“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

城子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壁厚仅0.5毫米,重量约50克,是黑陶中的顶级艺术品。这种精湛的制陶工艺,展现了龙山文化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水平。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陶,其中蛋壳黑陶杯的制作工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考古研究人员介绍,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均处于领先水平。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城市、文字,晚期还出现了铜器。同时,还发现了祭坛、宫殿、宗庙等遗存,这说明当时已经有国家政权存在。

03

两大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的双子星

焦家遗址和城子崖遗址虽然相距仅4公里,却分别代表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焦家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为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进程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城子崖遗址则展示了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

这两个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复杂图景。它们不仅展示了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先民的智慧与生活,更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从分散到集中、从平等到分层、从部落到国家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实物证据。今天,当我们站在焦家遗址或城子崖遗址上,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5000年前先民们的生活气息,体会到中华文明从萌芽到茁壮成长的历程。

近年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推出了新的展览,不仅展示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古人的生活场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5000年前,亲眼见证中华文明的曙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