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腾春晚小品引争议,观众热议:春晚质量究竟如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腾春晚小品引争议,观众热议:春晚质量究竟如何?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2EK4EU0553P07O.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8A0766H00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29/doc-inehqzvk4322403.shtml
4.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27/1027872.htm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2CQM0D05199NPP.html
6.
https://m.sohu.com/a/801617296_121924583/?pvid=000115_3w_a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34973057074741823/
8.
https://m.toutiao.com/a7334167030188917260/
9.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9/detail-inehqzvc6652412.d.html?vt=4&pos=108

2025年春晚舞台上,沈腾与马丽再度携手演绎小品《金龟婿》,却意外引发观众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不仅结尾显得仓促,更有沈腾的表演状态和台词处理引发争议。

01

沈腾小品引发争议

在小品《金龟婿》中,沈腾饰演一位上门女婿,与马丽饰演的丈母娘展开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互动。然而,这个本应充满欢笑的作品,却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有网友指出:“沈腾马丽这小品怎么感觉戛然而止,吊着的情绪一下子切断”“有点像写作文时间来不及只好匆匆结尾”。

面对质疑,春晚导演组回应称,“完整性没有问题”,时间短是因为在前面联排的过程里不断试包袱,调整节奏,不响的包袱就被摘掉了,“从创作之初就在不断压缩凝练喜剧效果”。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完全消除观众的疑虑。

02

从“小品王”到争议不断

回顾沈腾的春晚历程,自2012年首次亮相以来,他已连续十年登上春晚舞台,与搭档马丽共同创造了无数经典瞬间。从《扶不扶》到《投其所好》,再到《占位子》,沈腾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关于沈腾春晚表现的争议也日益增多。2024年春晚,沈腾与马丽合作的小品《寒舍不寒》就被吐槽“没头没尾”,缺乏深度。相比之下,2023年的小品《坑》因其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功地描绘了一位“躺平式干部”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03

春晚质量引发观众担忧

沈腾表现的下滑,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春晚整体质量的波动。近年来,观众对春晚的批评声音日益增多:

  • 节目质量下滑:小品缺乏新意,相声陷入套路,歌舞类节目创新不足
  • 广告植入过多:晚会中频繁出现品牌露出,影响观感
  • 导播失误频出:镜头切换不当,舞台事故暴露
  • 缺乏互动性:与1983年首届春晚的随机性和互动性相比,现在的春晚显得过于“精致”和“安全”

04

怀念经典,期待创新

观众对春晚的期待,某种程度上是对经典时刻的怀念。1983年首届春晚的随机性和互动性,李谷一的《难忘今宵》,赵本山的经典小品,这些都成为了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面对现状,观众期待春晚能够:

  • 传承创新: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更多现代元素
  • 提升质量:邀请更多有实力的艺术家,减少网红和流量明星
  • 增强互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加观众参与感
  • 关注社会: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

春晚作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期待。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个既能传承经典,又能不断创新的春晚,一个既能展现艺术魅力,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春晚。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期待的,是一个能让我们真正开怀大笑,又能引发思考的春晚。”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精彩的春晚,一个能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的春晚。毕竟,春晚不仅是一台晚会,更是一份传承,一种文化,一个家的记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