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秦川镇:冬日里的“药香”与希望
兰州新区秦川镇:冬日里的“药香”与希望
寒冬时节,兰州新区秦川镇新昌村的中药材加工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颗颗普通的中药材在村民们手中经过精心炮制,摇身一变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4年,新昌村共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主要品种包括党参、黄芪、防风、独活等。为了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村民们采用晾晒、揉搓、切片等传统加工工艺,使这些药材不仅易于长期储存,还能错峰上市,提高盈利率。据村民介绍,经过深加工后的中药材,价格相比原材料提升了2至3倍,真正实现了量价齐升、效益倍增。
为了提升村民的中药材加工技能,新昌村加大了培训力度。全年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次,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村里还积极选派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参加农村“头雁”培训,学习先进的田间管理和设施农业应用技术。通过培训,村民们掌握了熟练的中药材加工手艺,月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值得一提的是,新昌村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创新性地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服务,更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渠道,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冬天农闲时只能在家闲着,现在忙着加工中药材,生活充实了,钱包也鼓了。
新昌村中药材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秦川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秦川镇下辖21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达55661人。近年来,秦川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同时,秦川镇还注重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多个村庄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秦川镇的新昌村用中药材的阵阵药香,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不仅为这个冬天增添了活力,更为未来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