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疾控发布甲流高发季防控指南,重点人群需警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疾控发布甲流高发季防控指南,重点人群需警惕

引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来源
1.
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jcfa/202405/t20240522_278671.htm
2.
https://ivdc.chinacdc.cn/cnic/fascc/202405/t20240522_278654.htm
3.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501/t20250102_303654.html
4.
https://css.sh.gov.cn/n11/20250110/8016a57b68b64a6385fa75940bc5ff9b.html
5.
https://wsjkw.sh.gov.cn/crbfz/20241014/b31d22cc292e4d0c93093300c37324e4.html
6.
http://www.fh.gov.cn/art/2025/1/9/art_1229634330_59157613.html

上海近期进入流感高发期,尽管流感发病处历年来一般水平,但许多市民发现身边“中招者”不少,个别三级医院排队挂号甚至超过1000号。面对甲流高发态势,上海疾控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以保障市民健康。

01

上海疾控的应对措施

为科学应对甲流高发季,上海疾控中心采取了多项措施。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携手静安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呼吸道传染病早诊早治社区行”项目。该项目通过培训社区全科医生,提升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诊疗能力。

上海市政府参事、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表示,自2023年开始全球甲流呈现“强势回归”态势,波峰出现变化,高峰提前到来。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全市常住居民40%的问诊总量。以静安区为例,全区93.6万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1.82万,区内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02

重点人群防护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以下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的人群
  •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
  • 孕妇
  • 6-59月龄儿童
  •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对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在接种剂次方面:

  • 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6月龄-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 对于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此外,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时接种的建议,建议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

03

个人防护和就医建议

甲流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的高热、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日常防护方面,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
  2.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4. 外出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前往公共场所或医院就诊时
  5. 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在治疗方面,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中,奥司他韦需要连续服用五天,每天两次;玛巴洛沙韦则只需一次给药,效果可持续约79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如果感染流感,应优先就医,确保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面对甲流高发季,上海疾控中心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有效应对甲流的挑战,保护市民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