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音乐浪潮来袭:香港首个虚拟声音广告引发的产业变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音乐浪潮来袭:香港首个虚拟声音广告引发的产业变革

引用
量子位
12
来源
1.
https://www.qbitai.com/2024/12/231846.html
2.
https://www.sohu.com/a/795271264_121709768
3.
https://www.yicai.com/news/102164894.html
4.
https://www.prnewswire.com/apac/zh/news-releases/ai-vpon-ai-ai-302095729.html
5.
https://www.letsclouds.com/news/deezer-daily-ai-music-uploads-detection
6.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podcast-episode/ai-threatens-music-industry-while-chinese-composer-said-its-biggest-drawback-is-being-too-perfect/b6rs9ztld
7.
https://www.mycaijing.com/article/detail/529067?source_id=40
8.
https://blog.shopline.hk/ai-tools/
9.
https://www.wenge.com/content/details_53_4725.html
10.
http://www.hubwiz.com/blog/top20-ai-tools-for-music-makers/
11.
https://docs.feishu.cn/v/wiki/BlU5wI68Gib4gukbz3wcRoebnWh/ag
12.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626968117.html

近日,在香港举办的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专家们深入探讨了AI音乐创作对现代音乐产业的重塑。论坛嘉宾包括亚马逊云科技高等教育行业总监刘东屏和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龙卓瑜。他们讨论了AI技术如何改变音乐创作流程、分发渠道以及商业模式,甚至预测了AI音乐作品可能带来的新的市场表现和社会意义。这些观点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显示出AI音乐正在成为音乐产业的新潮流。

01

香港首个AI虚拟声音广告案例

2024年3月,日式连锁快餐店吉野家与Vpon威朋AI大数据公司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合作,在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全方位AI大数据广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英皇娱乐旗下艺人Gin Lee、泳儿及陈明憙合作的「虚拟声音(AI Voice Over)」广告。吉野家成为首个在香港音乐串流平台JOOX上以「艺人定向」投放虚拟声音广告的品牌。

Vpon运用先进的AI生成技术(Generative AI, GAI),通过Transformer Model与Latent Diffusion Model,在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的广告内容。这种创新的广告形式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提高了广告效果。吉野家团队表示,AI虚拟声音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广告效果,他们期待其他餐飲和零售品牌加入,将科技和人工智能融入市场推广。

02

AI音乐创作平台的最新进展

根据Deezer平台最新披露的数据,目前每天有超过1万首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作品上传到其平台,占日均内容交付量的10%。Deezer正在开发一套AI音乐检测和标记工具,旨在更好地识别这些AI创作的内容。

Deezer高管Alexis Lanternier表示,尽管生成性AI有潜力对音乐创作和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但其应用必须谨慎,确保艺术家和词曲作者的权益和收入得到保护。因此,Deezer计划在算法和编辑推荐中排除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

03

AI音乐对传统音乐产业的冲击

澳大利亚表演权及版权协会(APRA AMCOS)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工智能与音乐》的报告,该研究基于对4200多名音乐创作者的调查,揭示了AI技术对音乐行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2%的音乐创作者担心,由于AI在音乐创作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可能无法继续依赖作品维持生计。预计到2028年,约23%的音乐创作者可能面临收入风险,潜在的经济损失累计可能超过5.19亿澳元。

华人作曲家Luna Pan表示,AI音乐创作工具能够根据简单的关键词迅速生成"制作特别精良"的音乐,这给传统音乐创作者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她同时也指出,AI生成的音乐虽然技术精湛,却往往缺乏人类作品的灵魂和随机性。

04

版权争议:亟需政策保障创作者权益

AI音乐带来的版权争议日益凸显。2024年6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起诉了两家AI音乐公司——Suno和Udio,指控他们在训练AI工具时涉嫌侵犯音乐版权,要求每件侵权作品赔偿15万美元。

在中国,也出现了多起涉及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诉讼。例如,在"AI文生图著作权第一案"中,北京互联网法院首次确认了由AI生成的图片构成作品,原告享有对该图片的著作权。

欧盟《人工智能法》第53条第1款(c)项规定,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应制定遵守欧盟版权法的方案,特别是通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识别出根据《数字化单一市场中的版权指令》明确的权利保留的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表示,AI生成物的著作权在多个领域正引发法律争议。他认为,使用者通过多次使用提示词、修改设置参数等去指导人工智能工具反复修改作品,即认定使用者对人工智能生成物享有著作权的细节内容有待新的判例进一步厘清。

05

未来展望:在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

AI音乐的快速发展无疑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它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同时,AI技术还能帮助音乐人提高工作效率,处理繁琐的版权文件和进行市场调研。

然而,AI音乐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它可能导致传统音乐人的收入减少,引发版权争议,甚至可能稀释音乐目录的质量。因此,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成为音乐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如华人作曲家Luna Pan所说:"AI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但我本人觉得它永远无法完全替代人类作曲家。对于需要情感共鸣的高质量音乐作品,人类作曲家是无法被替代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