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AI遇上孙燕姿:一场关于音乐未来的争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AI遇上孙燕姿:一场关于音乐未来的争论

引用
36氪
9
来源
1.
https://36kr.com/p/2754590029396999
2.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72624
3.
http://www.nbd.com.cn/rss/toutiao/articles/2837339.html
4.
https://www.pconline.com.cn/focus/1720/17208388.html
5.
https://www.sohu.com/a/848518263_362225
6.
https://36kr.com/p/3120299655909633
7.
https://36kr.com/p/2897891150600836
8.
https://36kr.com/p/2722619744810888
9.
http://www.blockcity.online/category/40.html

2025年,华语乐坛最火的歌手是谁?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不是周杰伦,不是邓紫棋,而是一位名叫“AI孙燕姿”的虚拟歌手。在B站上,以她名义发布的翻唱视频播放量动辄破百万,其中《发如雪》播放量已达122万,《下雨天》达116万,《半岛铁盒》《爱在西元前》等播放量也超过60万。

面对这位“分身”,孙燕姿本人倒是十分豁达。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想说的是,你跟一个每几分钟就推出一张新专辑的人还有什么好争的。人类无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这种幽默而开放的态度,让不少粉丝感叹:连本人都不介意,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01

粉丝的狂欢:从惊叹到担忧

在B站的评论区里,粉丝们的态度呈现出有趣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有人惊叹于AI技术的神奇:“这声音简直和本尊一模一样!”“AI孙燕姿唱周杰伦的歌,竟然毫无违和感!”还有人开始期待更多跨次元的合作:“什么时候能听到AI孙燕姿唱摇滚?”

另一方面,也有粉丝表达了担忧:“如果AI可以完美复制任何人的声音,那歌手们岂不是要失业了?”“以后我们听到的歌曲,还能确定是真人演唱的吗?”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有业内人士指出,AI作曲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创作。小旭音乐CEO卢小旭在体验了Suno v3后表示:“它不是替代低端的,很多中高端的,已经完全是甩我们这种做十几年音乐公司的水平一大截了。”

02

版权之争:谁的歌声?

随着AI翻唱的走红,版权问题也浮出水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录音制作者在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时,虽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因此,有律师指出,“AI孙燕姿”在翻唱过程中,如果未经原作者许可且未支付相应费用,就可能构成侵权。

民法典中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因此,如果没有原歌手的授权或同意,用AI技术模仿或转换其声音的,可能会构成侵权。”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商事诉讼与仲裁业务中心主任李阳表示。

面对这些争议,一些平台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据报道,包括环球音乐在内的版权方纷纷向Spotify和Apple music等流媒体平台施压,要求下架AI克隆歌曲。在美国,30余个社会团体还组建了一个广泛的音乐人和艺术家联盟,共同发起了“人类艺术运动”,以保证AI不会取代或“侵蚀”人类文化和艺术。

03

未来已来:AI音乐的下一步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AI音乐的发展势头似乎已经不可阻挡。正如孙燕姿所说:“在这无边无际的存在之海中,凡事皆有可能,凡事皆无所谓,我认为思想纯净、做自己,已然足够。”

对于音乐行业来说,AI技术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它可能会改变音乐创作的方式,但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达工具。正如一位音乐制作人所说:“AI作曲只能一次过生成完整的曲目,无法进行细微调整如配器和曲调风格等。因此,当他们找到一首AI好歌时,仍需通过人工‘扒谱’转换为可以单独编辑音轨和乐器的MIDI格式,再进行必要的修剪,排除乐曲逻辑上的问题。”

而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或许最重要的不是争论AI是否能取代人类,而是如何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尊重。正如孙燕姿所说:“我认为思想纯净、做自己,已然足够。”在AI时代,这或许是对音乐最好的致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