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科学应对气道异物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科学应对气道异物梗阻
在家庭聚餐或年夜饭时,美味的鱼肉总是必不可少。然而,鱼刺卡喉的困扰可能让这个美好的时刻变得尴尬而痛苦。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会想到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真的适用于鱼刺卡喉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被称为“海氏急救法”,是一种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它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在1974年发明,最初用于解救呼吸道异物窒息患者。这种急救手法因其简单易学且效果显著,很快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的“冲击”原理。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通过冲击腹部和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主要呼吸肌肉)来产生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有可能将阻塞呼吸道的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因施救对象的年龄和体型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成人救助方法(清醒者)
-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前腿弓步后腿伸直,患者上身前倾。
- 采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定位:剪刀——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布——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 连续快速冲击5次,每次冲击后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
成人自救方法
- 采用与成人救助相似的“剪刀石头布”手法。
- 连续快速用力地向后上方冲击,或者稍稍弯下腰靠在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进行。
儿童救助方法
对于1-8岁的儿童,可以采用与成人相似的方法,但需要调整施救的力度和位置,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婴儿救助方法
- 将婴儿脸朝下放在施救者的膝盖上,保持头低脚高。
- 用另一只手掌根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
- 然后将婴儿反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立即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
- 两个步骤反复交替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特殊人群的救助方法
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在胸骨下端中央处,向胸部后方冲击。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识别准确:首先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受害者突然出现窒息症状,如无法咳嗽或说话,面色发紫,应立即进行急救。
定位准确:采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定位,避免造成内部损伤。
力度适中:根据施救对象的年龄和体型调整力度,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持续观察:每次冲击后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如果没有,重复操作。如果受害者仍然无法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及时就医:无论异物是否被成功取出,都应该及时就医,避免潜在风险。
专业培训: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和练习,不要在健康人身上随意尝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范围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应对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情况,如食物、玩具等异物卡住气道。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异物卡喉的情况。例如,鱼刺卡喉就不适合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因为鱼刺通常卡在咽喉或食道内,气流对其作用力很小,无法有效排出。而且,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鱼刺移位,扎得更深,甚至划破食道、血管,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如果遇到鱼刺卡喉的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及时就医,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使用专业器械进行处理。
结语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技能,但使用时需要谨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同时,也要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安全,细嚼慢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避免吞咽过快导致异物卡喉。
最后,提醒大家: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就医永远是最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