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月初二回娘家,你家有什么特别习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月初二回娘家,你家有什么特别习俗?

引用
光明网
7
来源
1.
https://culture.gmw.cn/2024-02/11/content_37144045.htm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E%E5%A8%98%E5%AE%B6/3288685
3.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211/c166192-40745014.html
4.
https://m.napaidd.com/news/c6036/d92607
5.
https://m.napaidd.com/news/c6036/d54144
6.
https://m.napaidd.com/news/c6036/d96035
7.
https://y.meizhou.cn/p/173612.html

正月初二是中国传统春节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携夫带子回到娘家探亲,俗称“回门”。这个习俗不仅体现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也是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方式。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特别习俗,比如携带特定礼品、准备红包等。你家在这一天有哪些独特的传统或有趣的故事呢?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01

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中国传统春节中一个温暖的习俗。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与父母家人团聚。这个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也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向往。

在传统习俗中,回娘家的女儿往往会带上一些礼品,最常见的是糖果和饼干。这些礼品会被母亲分发给邻里乡亲,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邻里和睦的理念。此外,有些地方还会准备红包,给娘家的小孩派发,寓意着祝福和好运。

02

地方特色习俗

虽然“回娘家”这一习俗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和讲究。

在陕北地区,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传说是为了联络姻亲间的感情。而在潮汕地区,新媳妇回娘家被称为“返厝”,分为头返厝、二返厝和三返厝。其中,头返厝一般不能在娘家过夜,而三返厝则可以住上十天半月。

山西地区的习俗则更为多样。大多数地方在初二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则多在初三。值得一提的是,晋南的新绛县有“河东人情薄,总是馍换馍”的民谚,反映了当地回娘家时的礼尚往来。

河南一带,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鹿邑县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山东的风俗是初二回娘家。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女儿女婿要提前备下糕点、水果、烟酒等几样拿得出手的礼品。娘家要摆两三桌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每桌都是八个碟子四个碗。

梅州客家人,年初二起,妇人“转外家”(回娘家),探望父母、兄弟。凡在上一年新婚的,夫妻同到岳父母家拜见岳父母及长辈,称为“新姑丈上门”。 到了第二年以后都要一直延续下去。

赤峰有这样的习俗,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婚后第三天(算上结婚那天)回门(不过夜,当天返回),同丈夫一起回,要带礼品。住家(住娘家,一般带孩子,不带丈夫,丈夫可以送到娘家)要避开几个重要的日子:过年那天(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八月十五等。

03

现代演变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回娘家”这一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现代人更加注重亲情的表达和家庭的团聚,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节。

在礼物的选择上,除了传统的烟酒、水果等,现在还多了保健品、按摩仪器等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礼品。时间上也不再严格限定于初二,而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一些繁琐的讲究逐渐简化,更注重亲情的交流和分享。

小红书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回娘家的经历:“小时候,年初二回娘家是一直传下来的习俗,这天爸爸开着摩托车载我们去集市买年货。买完年货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们去外婆家了。到外婆家就看到桌上已经摆满了花生干果等着我们了,外婆说她早早就起来等着我们了。我们坐着吃花生干果,外公外婆就开始做饭了,爸爸妈妈也去帮忙了。很快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就摆上桌了,我们吃得好满足,外婆说我们来她很开心。晚上我们就留在外婆家住一晚,洗过澡一家人躺床上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回娘家过年的感受:“今天跟大宝坐高铁回姥姥家过年了,这也是结婚几年来第一次回自己家过年,还是很期待的。至今仍然记得结婚第一年在老家过年,亲戚们很多,大家都在包饺子做饭,其乐融融,但我就是有一种不能融入甚至是悲伤的感觉,强烈地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莫名的委屈感,婚后特别不喜欢过年过节,因为不想也不善于去社交。现在大了几岁,经历的也多了些,能够很平和地去应对一些事情,成熟了很多,所以慢慢才发现三十加的女性是最有魅力的时候,是又有力量的温柔。”

这些现代人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回娘家”这一习俗在当代的传承与演变。它不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节,更成为了表达亲情、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方式。

04

结语

“回娘家”这一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现代人更加注重亲情的表达和家庭的团聚,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节。这一习俗在当代的传承与演变,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