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时候吃煤是真的么?饥荒时代的观音土又怎么吃?
莫言小时候吃煤是真的么?饥荒时代的观音土又怎么吃?
莫言在小说《蛙》中提到主人公小时候吃过煤,这一描述引发了人们对饥荒年代食物短缺情况的关注。虽然吃煤的情况难以考证,但饥荒年代吃观音土的历史记载却屡见不鲜。本文将探讨观音土的食用方法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观音土因其颜色为白,在古代也有称为白泥、白石的,现代也叫高岭土,是一种烧制瓷器的原料,全是无机的矿物元素,所以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可言。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的矿物元素。观音土只能提供极少量的矿物元素,少量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消除水肿、解虫毒、保护眼睛和治疗黄疸的功效,在饥荒时当饭吃更有饱腹感,但是没有营养、且极易阻塞肠胃,导致腹胀、便秘,最终因营养不良和腹胀如石而死。
都说是饥荒时,灾民吃完野菜吃树皮,吃完树皮吃黄土,至于这个土到底怎么吃,是挖来后直接吃,还是蒸着吃,烤着吃,炸着吃,历史和各类书籍中几乎没有记载。
观音土
明代崇祯年间,天下大饥,浙江杭州的灾民首先将观音土磨成粉,再掺入糠、麦麸或者野菜、树皮等做成饼用以充饥。这可能是观音土比较“正确”的吃法了。
观音土虽然叫土,却并不完全是泥状的,也有不少是半风化的石头,直接吃显然不太可能,至少得变成粉末,人的牙齿虽然硬,口腔也要被扎烂,再也不能吃东西。古人虽然不如现代人可以全面分析各种物质的营养成分,凭经验也能知道吃观音土仍旧难逃饿死的结局,而且人之所以是人,有个特大的特点就是对未来的预见性。因此,不会完全等所有食物吃光再吃观音土,只要粮食无法撑到下一季作物收获,就会用野菜等各种可以充饥的东西填补粮食的不足,而观音土就是极端恶劣的条件采用的极端措施。
煤怎么吃?
观音土和着糠麸吃,既可以消除饥饿感,又可以不至于被饿死,因此在历代大饥荒时成为灾民们眼中的救命土,也被人用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来命名,仿佛这是菩萨带给人间的一线救命的希望。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至于煤能不能吃,至少得是磨成粉吧。你还真以为自己能长一口铁齿铜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