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悲剧与《祝福》的深意
祥林嫂的悲剧与《祝福》的深意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祥林嫂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读了鲁迅先生的《祝福》,我考虑最多的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祝福》原文中,“我”曾经向来冲茶的短工问起祥林嫂死去的原因。那个短工很淡然地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我想:如果鲁迅的文章只限于这一点,那么他这篇和以往别人写的若干篇不是一样吗?有什么必要再写一篇人云亦云的作品呢?鲁迅可不是那么平庸的作家吗!
显然,鲁迅的作品是有深刻内涵的,就祥林嫂死亡的原因,鲁迅绝不是高告诉我们,祥林嫂因为穷而死亡。事实上这才是鲁迅作品的精髓所在。
从表面上看,《祝福》额整个情节中,好像说祥林嫂是沦为乞丐而死去的,也可以说是穷死的。但是仔细一分析:“她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可以顶一个男人使唤”吗?原来她失去了劳动能力,连记忆力都不行了,这样才被鲁家解雇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失去劳动能力?原来她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她情感上太痛苦了,痛苦的根源是:生而不能作为一个平等的奴仆,死而不能做一个完整的“鬼”。两个丈夫会在阎王爷那里争夺她。这两点她忍受不了!
现在年轻人会说:“那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道理。”可是,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都是相信这些的,所以祥林嫂听信别人的话,去“捐门槛”,可是她怎么想到,捐门槛也不能去掉她的霉气。东家不允许她“端福礼”,即一条祭祀的鱼。如果是现在的家政大嫂,不不让她端,她就不端,还躲个清闲。可是祥林嫂为此失去了记忆力,丧失了劳动力……
究其根本原因,祥林嫂被封建迷信洗脑了,她笃信那一套歪理邪说。她愚昧无知,不觉悟,深信死后会被两个丈夫分割,落得魂魄无有归宿。这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叫她活不好,死不了,深深被痛苦这么着。这就是鲁迅的作品最独特的地方。鲁迅要揭示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压迫和迫害。在这一点上,鲁迅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他为此扛起反对封建迷信的大旗。
总而言之,鲁迅的《祝福》是一部反对封建迷信的力作,他为天下的愚昧无知者敲响了警钟,他为敢于与封建迷信作斗争的一代年轻人树立起了一面旗帜,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鲁迅的作品。学习他对祥林嫂执迷不悟的描写和揭示。这种写作方法也是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一种很尖端的技巧。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因该借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