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考古新发现:揭秘商代文明
河南安阳考古新发现:揭秘商代文明
2023年,河南安阳博物馆推出“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在洹北商城、小屯宫殿宗庙区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世人揭开了商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与祭祀遗存的重大发现
洹北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重要都邑遗址,自2014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重启对该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截至2022年春季,考古队已发掘6800余平方米,发现并发掘了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这些发现极大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的空白。
2022年秋季,考古队开始对洹北商城郭城进行勘探与发掘,确认郭城四周的方形遗存是城壕,并在东城壕北段发现进出洹北商城的通道。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洹北商城的防御体系和城市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3年4至10月,考古队为了解洹北商城郭城东南拐角城壕结构而专门进行发掘,在进一步解决城壕结构与性质问题的同时,新发现一处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遗存,编号G3。该祭祀沟南北长19.36米,宽2.4-4.55米,最深处约1.5米。根据地层关系、陶器及碳14测年综合判断,G3年代为殷墟三期。
祭祀沟内堆积可分为三层,各层均发现大量人骨和动物骨骼,包括马骨、猪骨、牛骨、羊骨等。其中完整人骨4具,相对完整马骨9匹,牛头3个,以及少量鸟骨、猪的头骨、脊椎等。部分骨骼有烧过的痕迹,整体呈现完整人骨-肢解马骨、牛头、猪骨-完整人骨-肢解马骨的分布态势。
这一祭祀遗存在殷墟九十余年的发掘历程中尚不多见,其大规模祭祀行为在已发现的商周遗址中较为罕见。考古队采取了精细化的发掘和提取方法,对所有兽骨进行现场编号、鉴定,并逐层提取,每层提取前分别进行现场三维建模,最大限度地记录每个骨骼的具体信息。
小屯宫殿宗庙区:考古新发现揭示商代都邑布局
小屯宫殿宗庙区是殷墟遗址的核心区域,自1928年首次发掘以来,已历经90余年。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重启该区域的田野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2000年春节前后,在花园庄村东地发掘了一批商代墓葬和居住址遗存,其中花东M54墓葬最为重要,这是小屯宫庙区内保存完整且规模仅次于妇好墓的商代高级贵族墓葬,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标本,铜器多数具“亚长”或“长”铭,进一步丰富了小屯宫庙区内墓葬群的资料。
2002年,为配合殷都路的建设工程,在小屯南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重要遗迹。2005年,考古队对小屯宫庙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勘探,发现了多条道路和路沟,初步揭示了商代都城的骨干框架。
商代文明研究的新突破
除了洹北商城和小屯宫殿宗庙区的重要发现外,近年来,商代文明的其他重要遗址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里头遗址发现可能的城墙遗迹,为探索二里头都邑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殷墟洹河北岸地区发现多条道路和路沟,其中武官东地考古发掘确认一条纵向干道L3的路沟长达1.6千米,这是已发现的两端明确、长度最长的大邑商城市干道。
三星堆遗址北部月亮湾台地新发现玉石器作坊、人工土台以及建筑基址,还发现遗址东部仓包包小城及南部台地存在大型水网,进一步深化了对三星堆城址布局与功能分区的认识。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钟村社区发现夏商之际高等级墓地,其中M10墓葬规模最大,墓中安葬的一名男性,身体涂朱,头顶覆有扇贝,左侧股骨下随葬绿松石嵌片牌饰,具有明显的二里头文化因素。
这些重要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商代文明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研究商代都邑布局、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令人振奋的发现等待我们去探索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