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算力如何助力《哪吒之魔童闹海》打造视觉盛宴?
贵安算力如何助力《哪吒之魔童闹海》打造视觉盛宴?
2025年春节档,备受期待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上映。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这部电影不仅延续了前作的精彩故事,更在特效制作上实现了全面升级。而在这场视觉盛宴的背后,是来自西部的算力支持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贵安算力:中国影视制作的新引擎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是这部电影特效制作的重要幕后功臣。这个由贵州省科技厅投资建设的超算中心,拥有每秒13千万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和1PB的存储容量。自2020年底启动运行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影视剧制作渲染算力服务中心之一。
在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的展厅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算力运行状态。这里部署了1000张高性能图形处理器,具备1.3PB数据存储容量。这些看似普通的设备,却能产生惊人的计算能力——每秒运算可达1.3亿亿次。这样的算力水平,让贵安超算中心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完成了《长津湖》《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等上百部影视作品的后期渲染工作。
算力提升带来的效率革命
在数字内容制作领域,算力的提升意味着制作效率的飞跃。以一部三维动画影视作品为例,其数据素材量可能超过250TB。如果用一台普通工作站来渲染,需要约6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借助贵安超算中心的算力,通过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同时工作,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几个月。
这种效率的提升,不仅让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创作者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内容创作本身。在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700多台服务器昼夜不停地处理着海量数据,服务器平均使用率高达80%以上。这种高效的算力支持,让动画中的水流更加灵动,花瓣的飘落更加自然,云雾的效果更加逼真。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算力的崛起
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的成功,是中国算力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自2014年获批成立以来,就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后发赶超的重要路径。截至目前,这里已经引进了23个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贵阳贵安地区的算力总规模已超过53Eflops(每秒5300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算占比超过95%,成为中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这种算力优势,正在为中国的影视制作、科学研究、工业仿真等多个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撑。
未来展望:算力驱动的数字时代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像贵安新区这样的算力枢纽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影视作品将借助西部的算力资源,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而算力的持续提升,也将推动中国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在数字时代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是动画电影制作的一次突破,更是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算力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力,而像贵安新区这样的算力中心,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