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价格腰斩!发改委出手稳市场
排骨价格腰斩!发改委出手稳市场
近日,排骨价格出现明显下跌。据南昌市生活必需品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月初排骨零售价格为48.05元/公斤,环比持平;而云南省排骨平均零售价格为35元/公斤,环比下跌0.9%。这一价格变动背后,反映了猪肉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排骨价格的下跌,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从供应端来看,2024年5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从3986万头增至11月份的4080万头,预计12月份仍呈增势。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将稳步增长。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推算,这些新增产能将在2025年上半年逐步释放,导致市场供应增加。
与此同时,猪肉进口量也保持在相对低位。2024年我国猪肉进口量约为106万吨,同比下降75.80%。虽然9月份因国内生猪价格上涨,进口量一度突破10万吨,但整体来看,2025年猪肉进口量预计仍将维持在100万吨左右的水平。
面对市场供需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通过投放或收储猪肉来稳定市场价格。根据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启动三级预警,连续三周位于5:1到6:1之间启动二级预警,跌破5:1进入一级预警。在二级预警启动后,可以酌情启动收储工作,一级预警启动后,必然触发收储机制。
从调控效果来看,收储的主要功能在于提振市场信心,释放未来市场向好的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收储量相对整个市场而言规模较小,难以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例如,2021-2022年期间,实际收储量仅为17.39万吨,相对于全国5000多万吨/年的消费量来说微乎其微。
展望2025年,猪肉市场供需关系将呈现新的变化。随着能繁母猪产能的释放,预计2025年生猪出栏量将高于2024年,猪价将同比下降10%-20%。春节后,随着消费进入淡季,猪价可能进入下跌趋势。大猪和标猪的出栏在节后可能出现重叠,猪价波动空间较2024年下移且波动幅度下降,不适合二次育肥。
从全年来看,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给充裕,下半年随着消费需求的恢复,猪价会逐渐向好。对于养殖户来说,及时淘汰弱仔母猪,提升母猪性能和成本管控将成为关键。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排骨价格的下跌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实现了“排骨自由”。但这也提醒我们,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的有效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