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猕猴桃作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授粉方式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授粉工具和花粉配比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保证其正常的授粉受精是稳产高产的前提条件。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现代社会,人工机械授粉技术是现代果树栽培的标志性技术之一,也是果树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快捷、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其中,机械授粉主要包括花粉悬浮液体喷雾和固体风送喷粉,前者是将花粉粒悬浮液利用喷雾器进行喷粉,后者是利用电动鼓风气流直接将花粉吹到雌蕊柱头,完成授粉。
研究表明,2种授粉方式在不同猕猴桃品种上的效果有所不同,且消耗花粉和人力成本亦有差异。目前,人工授粉技术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花粉萌发、生活力测定、花粉直感效应等方面,针对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关于不同品种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授粉技术还不够完善。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授粉工具和不同配比花粉对授粉后猕猴桃红阳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后续该品种在宁波地区开展人工辅助授粉和高效生产栽培积累实践经验。
播宏果业正在采摘猕猴桃雄花蕾
实验设计
本试验在宁波市鄞州区清风谷果蔬专业合作社猕猴桃园内实施,以6年生猕猴桃红阳品种为试材,随机选取同一地块内树势一致的树体,每个处理选15株,分3组。试验所用花粉直接来源于本地猕猴桃雄株。授粉器共3种,手动液体喷雾器(容积为500mL)、手动授粉器(新疆阿克苏旺果高科有限公司,旺果牌果树授粉器)、电动授粉器(西安必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BS-CFSF-型),以人工毛笔点授为对照。
不同授粉工具对比研究包括:
- A,液体喷雾(2g猕猴桃花粉、2g蔗糖、2g尿素和2g硼砂加入500mL自来水中)
- B,手动授粉器粉剂喷雾,猕猴桃花粉与红色的石松子粉按1:4混合后放入授粉器即可,采用多个花朵广授方式进行授粉
- C,电动授粉器粉剂喷雾(花粉配比同手动授粉器),采用单朵点授方式进行授粉
- D,使用毛笔进行点授(花粉配比同手动授粉器)
另外,不同配比花粉授粉试验包括猕猴桃花粉与红色的石松子花粉按E(1:2)、F(1:4)、G(1:6)3种比例混合,以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方式进行授粉。
使用花粉发芽法对授粉花粉进行生活力测定,具体方法参照相关文献。经过花粉生活力测定后的花粉方可用于授粉试验(花粉生活力为60%)。需在授粉前15d套袋并挂牌标记(每株套袋5个,每个袋须包含5朵花),在猕猴桃盛花期(2018年4月29日)进行不同方式的人工辅助授粉,2d后补授1次。花期结束后20d拆袋。
配置湿式猕猴桃喷雾授粉原液
结果与分析
不同授粉工具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除果实硬度外,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pH值的影响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使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方式授粉后,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8.49 g和8.68%,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另外,使用液体喷雾授粉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次于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为6.87%。由此可见,采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方式进行授粉,其果实品质综合效果较好,并且工作效率较高。
由表2可知,使用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中可滴定酸、V,含量、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中,使用手动授粉器授粉后果实中V,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使用电动授粉器的授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手动授粉方式比电动授粉器粉剂喷雾方式要消耗更多体力,同时,人为手动控制授粉力度较难把握,花粉损耗较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操作舒适性,以及授粉后的果实综合品质,在人工辅助授粉过程中可优先使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的授粉工具。
不同配比花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除单果重外,不同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pH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按照1:4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8.48%;而1:6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果实硬度与pH最高,分别为5.94 kg*cm2和4.12。由此可见,在保证较好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比例为1:4混合的花粉,便于降低花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由表4可知,按照1:4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的果实中可滴定酸和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57%和4.13 mg·100g;而1:2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Vc与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因此,以果实中可滴定酸和类黄酮为果实品质主要衡量指标,并兼顾V与胡萝卜含量,以及花粉成本等因素,在人工辅助授粉中应优先使用1:4比例的混合花粉。
结论
在当前果树生产中,猕猴桃仅仅依靠天然授粉很难达到高产优质,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才能提高产量。同时,为缓解劳力资源紧缺的局面,以及生产实践的需要,各种授粉工具应运而生,从业者可通过不同渠道购买获得。但是,其制造来源和授粉效果等难以保障。鉴于此,本试验采用不同授粉工具进行人工授粉,结果表明,电动授粉器粉剂喷雾授粉工具可以保证较高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省工省时,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然而,该电动授粉工具在授粉工作中也是由操作人员人为手动控制,可能会产生过度授粉现象。研究表明,在授粉器的头端添加控制授粉量的芯片,可提升出粉控制系统的精准度,从而有效抑制过度授粉情况,但是其授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如何,还有待后续深入探索。
猕猴桃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和授粉受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遗传来源的花粉,即使采用相同授粉方式,其果实品质也有一定差异;同时,相同品种之间授粉,液体喷雾和固体授粉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亦有所差异;再者,液体喷雾授粉中的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越大,果实单果重降幅越明显。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液体溶剂中存在干扰成分的缘故。综合考虑生产实际,固体授粉用工量通常要高于液体授粉,因此,今后应继续探索和完善液体花粉悬浮液授粉技术,以降低生产用工成本。
综上所述,不同的授粉方式对提高果实品质和降低人工成本尤为关键。因此,在今后试验中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授粉受精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摸索新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为果树生产服务。
本文原文来自《长江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