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与茉莉:跨越700年的泉州海丝情缘
马可·波罗与茉莉:跨越700年的泉州海丝情缘
2024年10月30日,一尊马可·波罗雕塑在泉州文兴古码头遗址旁落成。这位700年前从这里启程返回意大利的旅行家,以一座雕像的形式,再次“回到”了这座他曾经盛赞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公元1291年,马可·波罗从泉州乘船返回意大利。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向整个欧洲打开了了解神秘东方之门。他详细描述了泉州的繁华景象:市场上堆积如山的香料、宝石、名贵木材、金银饰品,甚至提到泉州港的香料贸易量远超地中海地区的亚历山大港。
700年后,一位名叫茉莉的27岁意大利女孩,循着马可·波罗的脚步来到了泉州。童年时期,她的奶奶常给她读《马可·波罗游记》,书中对泉州的描述让她心生向往。如今,作为浙江大学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的硕士生,茉莉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在中国的见闻,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泉州和中国的魅力。
泉州,这座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城市,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介绍,马可·波罗的游记不仅记录了泉州的贸易繁荣,还描述了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以及德化陶瓷的制作和贸易。他带回的德化瓷风靡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罐”,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件到达欧洲的中国瓷器。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更激励着当代泉州人继承先辈的航海精神,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泉州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通过举办海外展览,向世界讲述中国海洋文明的故事。2023年7月,以福船为线索,在泉州和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的“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双城联展,串联起这两座世界遗产之城的航海商贸历史。
正如茉莉所说:“正如几个世纪前马可·波罗在我们的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样,我也对未来意大利和中国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充满希望。希望我们共同的历史成为持久合作的基础,让这一友好关系跨越时空,架起理解、友谊和共创的桥梁,让海上丝绸之路继续成为我们未来团结和繁荣的象征。”
从古代的马可·波罗到当代的茉莉,从“东方第一大港”到世界遗产城市,泉州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续写着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