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君子文化中的玉石之美:从古代祭祀到当代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君子文化中的玉石之美:从古代祭祀到当代艺术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4A02IKE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4A00WE200
3.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3/14/WS6602629da3109f7860dd6fd9.html
4.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m/article/id/RI00004031
5.
https://www.cssn.cn/ztzl/ztzl_skwzg/ggfy/jyyj/ctsgy/202403/t20240327_5742578.shtml
6.
https://www.riseweekly.com/2024-10-18/
7.
https://vr.njmuseum.com/online/yrzh/
8.
http://www.yudiaojiangren.com/sys-nd/9.html
9.
http://www.xian.cgs.gov.cn/shfw/zbjd/bwjs/fcysq/202406/t20240620_764630.html
10.
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7801.html
11.
http://www.dsyudiao.com/m/view.php?aid=199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句出自《诗经·秦风·小戎》的诗句,道出了中国人对玉石与君子品格之间深刻联系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石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君子道德品质的象征。

01

玉石:从自然之美到文化象征

玉石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珠、玉管等,见证了玉器文化的早期发展。到了殷商时代,玉器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用于祭祀,还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玉雕艺术品。

在《诗经》时代,玉器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据统计,《诗经》中与玉相关的诗歌多达37篇,涉及祭祀、佩戴、馈赠等多个方面。其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理念,体现了玉器在君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02

君子之德,比德于玉

儒家思想的兴起,进一步深化了玉与君子文化的联系。《礼记·玉藻》中提到:“古之君子必佩玉”,因为“君子于玉比德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玉的品质概括为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这种将玉的自然属性与君子道德品质相联系的思想,使得玉器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成为了君子人格的象征。《诗经·卫风·淇奥》中的“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正是对君子如玉般美好品德的赞美。

03

当代传承:传统技艺的创新与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玉石文化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退,反而在创新中焕发新生。以加拿大华人艺术家胡昌民为例,他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与加拿大碧玉相结合,创造出融合东西方文化元素的全新玉雕艺术形式。

胡昌民曾在上海学习牙雕技艺,后因国际象牙贸易禁令而转向玉石雕刻。他在加拿大UBC大学留学期间,深入研究西方玉雕艺术,并在多家雕刻公司实践,最终开创了自己的艺术天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雕刻的精湛技艺,更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理念,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玉石之美,不仅在于其温润的质感和绚丽的色彩,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从古代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到君子佩戴的玉佩,再到当代艺术家的创新作品,玉石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中华民族对美好品德的追求。正如《诗经》所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石之美,正是君子之德的最好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