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蒙柯卓兰揭秘《封神第一部》音乐幕后:古乐复原与技术革新
乌尔善、蒙柯卓兰揭秘《封神第一部》音乐幕后:古乐复原与技术革新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中国神话史诗巨制,不仅在视觉上呈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神话元素,更在听觉上打造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导演乌尔善与音乐总监蒙柯卓兰的强强联手,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三千年的视听盛宴。
创作理念:东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
为了匹配电影的史诗气质,创作团队采用了西方交响乐队的框架,通过古典音乐的方式打造出恢弘壮阔的气势。同时,为了体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团队特意融入了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音色,如筚篥、鼋鼓等,让细腻深沉的情感得以展现在观众面前。
古乐器复原:穿越千年的音乐探索
为了还原上古时期的音乐氛围,团队与考古专家深入合作,研究商代乐器的出土资料。蒙柯卓兰回忆道:“很多乐器仅存残片,音色已不可考。我们只能通过推断乐器的形制与材质,结合现代技术来复原音色。”
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当属丝弦类乐器的复原。由于古代使用的羊肠弦已经失传,团队只能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其质朴的音色。在“战舞”这场重头戏中,为了体现力量感,音乐团队不仅使用了中性的声音来体现王的威严,还在弦乐中加入了大量扫弦技巧,通过节奏感和力度强化音乐的力量感。
技术创新:全球协作的音乐盛宴
《封神第一部》的配乐由美国作曲家Gordy Haab完成,他擅长交响乐创作,为电影带来了厚重的史诗感。蒙柯卓兰表示:“Gordy Haab先生的音乐风格具有特别厚重的史诗感,但同时他也可以写出非常优美的情感、丰富的旋律和乐段。这为《封神》第一部的音乐带来了很重要的价值。”
在疫情期间,团队通过实时低延时的云端系统,完成了与维也纳、伦敦等地乐团的远程协作。这种跨国合作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让音乐创作更加灵活高效。
片尾曲:情感的升华
两首片尾曲《少年赋》和《归来》分别展现了电影的不同面向。《少年赋》由阿云嘎演唱,歌词激昂,展现了姬发等质子的英勇无畏与热血豪情。而《归来》则由朱哲琴演绎,旋律舒缓深沉,伴随姬发归家的场景,传递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
蒙柯卓兰表示:“音乐不仅是背景,更是推动剧情的‘隐形角色’。比如在‘登基大典’场景中,通过高亢的歌声与厚重的低音交织,营造‘天地沟通’的震撼;而‘战舞’段落则以扫弦技巧强化力量感,展现质子团的英勇与商王的威严。”
结语:音乐与影像的完美结合
《封神第一部》的音乐创作团队通过东西方音乐的融合、古代乐器的复原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成功打造了一部兼具史诗感与东方韵味的音乐巨制。正如蒙柯卓兰所说:“音乐是构建想象世界的工具,而技术正让这种构建无所不能。”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当代音乐创作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