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原声带幕后揭秘:赵楠、乌尔善、蒙柯卓兰齐发力!
《封神第一部》原声带幕后揭秘:赵楠、乌尔善、蒙柯卓兰齐发力!
2023年暑期,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横空出世,以26.34亿元的票房和7.8分的豆瓣评分,成为年度最成功的国产大片之一。除了精彩的剧情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影片的原声音乐同样功不可没。这部由34首原创音乐组成的史诗级原声带,不仅荣获2024年影视音乐盛典年度电影原声专辑奖,更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神话世界。
赵楠:四年三混,打造神话史诗的听觉盛宴
作为《封神第一部》的声音指导,赵楠肩负着将导演乌尔善的视觉想象转化为听觉体验的重任。为了达到完美的神话史诗效果,赵楠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声音创作,期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混音。
第一次混音主要集中在对白和环境声的处理上,力求还原商朝时期的氛围感。第二次混音则重点突出音乐和音效的层次感,让每个音符都能在复杂的声场中清晰呈现。第三次混音则是对整体声音效果的精良打磨,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在大银幕上完美呈现。
赵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封神》的音乐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还原古代的音乐质感,还要融入现代的音乐语言,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又能体会到音乐的现代性。”
乌尔善:瓦格纳歌剧式创作,打造东方魔幻史诗
导演乌尔善在创作《封神第一部》时,选择了瓦格纳歌剧式的创作手法,这在国产电影中尚属首次。这种创作方式的核心是在于为每个主要角色创作专属的主题音乐,通过音乐的变化来展现角色的成长和转变。
乌尔善表示:“选择瓦格纳歌剧式创作手法,主要是受到《指环王》等西方魔幻电影的影响。我希望通过这种手法,既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让《封神》成为一部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东方魔幻史诗。”
蒙柯卓兰:中西合璧,复原上古音乐质感
作为《封神第一部》的音乐总监,蒙柯卓兰在创作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西方交响乐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乐器的元素,创造出既有史诗感又不失东方韵味的音乐,成为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还原上古时期的音乐质感,蒙柯卓兰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商代乐器,甚至尝试复原了一些已经失传的乐器。在创作过程中,她巧妙地将西方交响乐队与东方乐器相结合,通过调整乐器配置和演奏方式,让音乐既能展现宏大的叙事,又能表达细腻的情感。
在战舞场景中,蒙柯卓兰采用了室内乐的编制,每件乐器都由1-2人演奏,既体现了宫廷礼乐的庄重,又突出了质子团表演的力量感。而在表现妲己狐妖身份的音乐中,她则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等,通过特殊的演奏技巧,营造出神秘而妖娆的氛围。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
《封神第一部》的原声音乐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关键在于其与画面的完美融合。无论是开场时的《少年赋》,还是结尾处的《归来》,每首音乐都精准地捕捉了剧情的情感走向,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双重震撼。
片尾曲《归来》由朱哲琴演唱,其深沉舒缓的旋律,完美地配合了姬发归家的场景,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阿云嘎演唱的《少年赋》则以其激昂的旋律,展现了质子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让观众感受到了青春的热血与豪情。
《封神第一部》的原声音乐,不仅是一张独立的音乐专辑,更是整部电影不可或缺的灵魂。通过赵楠、乌尔善、蒙柯卓兰等人的共同努力,这部原声带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神话世界。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更为中国电影音乐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