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大研发可穿戴医疗黑科技,手术导航实现新突破
哈尔滨医大研发可穿戴医疗黑科技,手术导航实现新突破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贵玉教授团队研发的“可穿戴式医疗辅助视觉系统”在第七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该系统融合增强现实(AR)技术和人工智能实时导航功能,为手术医生提供术前和术中影像叠加的可视化信息,助力更精准的手术决策。
创新突破:AR技术赋能手术导航
该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将AR技术应用于手术导航。通过实时传输2D/3D影像,系统能够将虚拟影像与真实手术场景完美融合,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识别复杂的解剖结构。这种虚实结合的视觉体验打破了传统设备的限制,提供了更自由灵活的操作环境,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优势:精准识别与智能导航
王贵玉教授介绍,该系统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 高精度影像叠加:通过AI算法实现术前规划与术中影像的精准配准,确保虚拟影像与实际解剖结构的高度吻合。
- 实时导航功能:系统能够根据手术进程动态调整导航信息,为医生提供即时的手术路径指引。
- 无线传输与长续航:团队正在优化无线传输的稳定性和设备的续航能力,以适应不同手术环境的需求。
应用前景:从临床到教学的全方位覆盖
该系统不仅在临床手术中具有重要价值,还为医疗教学和培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真实有效的模拟环境,年轻医生可以更快掌握手术技巧,缩短学习曲线。同时,系统还能为远程医疗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地域共享。
行业趋势:VR/AR医疗迎来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VR/AR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呈现加速态势。据统计,2024年国内已有14款VR/AR医疗器械获批,同比增长40%。其中,霖晏医疗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获得国内首个AR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推想医疗则完成了首例Apple Vision Pro辅助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专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监管政策的完善,VR/AR技术将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发挥更大作用。哈尔滨医大此次研发的可穿戴医疗辅助视觉系统,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
未来展望: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王贵玉教授团队已围绕该系统获得3项国家专利证书。下一步,团队将致力于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增强其智能化、精准化和集成化水平,目标是在全球手术导航设备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医疗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更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应用的拓展,可穿戴医疗辅助视觉系统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