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家企业用“情绪价值”温暖职工心
安徽这家企业用“情绪价值”温暖职工心
“公司职工结婚,工会将给予2000元的慰问金。”——安徽某企业工会制定的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让不少职工心里暖暖的。一些职工表示,婚礼上工会主席代表公司送来慰问金,让他们既有“里子”更有“面子”。
这份温暖的举措背后,是该企业自2009年起实施的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职工每人每月缴纳20元,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公司支付。基金的使用范围涵盖了职工及其部分亲属的生老病死、结婚上学、慰问退休等方方面面。
“亲人离世慰问要把岳父母、公婆纳入”“谁家孩子考大学,要保持关注”……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企业工会主席表示,这种做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慰问金的多少,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职工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实现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情绪价值交换。
职场上的情绪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劳动者能够被共情、理解、支持和关爱的一种诉求、体验和获得感。它本质上是工资待遇之外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包括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劳动者对情绪价值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他们不仅看重物质待遇,更在意是否能获得足够的精神关怀和情绪支持。
这种关注职工情绪价值的做法,与当下一些企业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现实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令人咋舌的反面案例:有的企业要求业绩不达标者“跪地爬行”,有的企业甚至提出“家里死人了先臭着”的极端言论。这些做法不仅没有提升企业绩效,反而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企业形象。
相比之下,安徽这家企业通过互助互济基金等措施,成功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职工因公司而骄傲,公司也因职工而更具生命力。这种良性互动,为企业带来了长远的发展动力。
在当今社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关注职工的情绪价值,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它能够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最终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能够像安徽这家企业一样,将情绪价值融入日常管理中,真正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向奔赴。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