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最富哲理的一首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题西林壁》:最富哲理的一首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9/07/503199_1136076881.shtml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
这首是苏轼诗词之中最富哲理的作品。
诗词原文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 侧:侧面。
-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 缘:因为;由于。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热门推荐
产品设计的核心思维:从用户中心到快速迭代
乌龟吃些什么?了解乌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需求
2024年全年四川主要农产品价格行情分析
蓝牙6.0如何颠覆IoT应用?全面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橙子的副作用及禁忌 橙子是上火还是降火
最新医保卡使用规定:了解这些才能合理使用医保资源
如何提升个人的领导力
方便面:现代快餐文化的代表
退休人员恭喜了!2025年起,工龄超30年,这几项福利人人可以享受
推动中国动画再攀高峰
【说唱教学】Rapper必须知道的基本法则
“好妻不过肩,过肩则贤妻”:传统择偶观念的现代解读
有助于“延缓衰老”的6个好习惯 (建议收藏)
探寻黄山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如何激发团队潜能培训
《一个人的武林》:武魂与武痴的江湖对决
张柏芝:从《喜剧之王》到坚韧女星的蜕变之路
为何钓鱼在年轻人群中流行?钓鱼的乐趣及相关解析
彩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指南
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智慧
《哪吒2》深度解析:九大隐喻挑战国际视野
10种自重式训练,在家就能练出好身材
中国科学家独立创立有限元方法的历史与传承
药食同源之化州橘红泡饮方法
解锁印尼TikTok达人排名的秘密:引领品牌合作新风潮
高质量的假期,都是怎么安排的?
《流水迢迢》:宫廷爱恨交织,三人物情感纠葛解析
贝叶斯推断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基因表达分析与疾病诊断
《小蜗牛》为何在教材里被撤下?作者从苏联移民以色列后作品遭禁
成长型思维:持续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