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日打卡:黄帝故里——郑州必游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日打卡:黄帝故里——郑州必游圣地!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9%83%91%E5%B8%82%E9%BB%84%E5%B8%9D%E6%95%85%E9%87%8C%E6%99%AF%E5%8C%BA/24624851
2.
https://www.sohu.com/a/801513389_121873745
3.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331/957417.html
4.
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xinzheng2264/9601.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9%84%AD%E5%B8%82%E9%BB%83%E5%B8%9D%E6%95%85%E9%87%8C%E6%99%AF%E5%8D%80/24624851
6.
http://www.zhengdianbuyu.com/html/zd//lvyoujingqu/jingdianjieshao/1810885365239873537.html
7.
https://www.xinzheng.gov.cn/gsgg/8958481.jhtml
8.
http://hrczh.cass.cn/lszg/lszg_wscl/202404/t20240403_5744892.shtml
9.
https://sxql.org.cn/detaile/25012409kZjRX
10.
https://www.365-china.cn/np2021/showjingqu.asp?tp=10
11.
https://piao.qunar.com/ticket/detail_2123399594.html?st=a3clM0QlRTYlQjIlQjMlRTUlOEQlOTcrbWlkZG90KyVFOSVCOSVBNCVFNSVBMyU4MSttaWRkb3QrJUU1JUIxJUIxJUU1JTlGJThFJTI2aWQlM0Q1OTA0JTI2dHlwZSUzRDAlMjZpZHglM0Q3MSUyNnF0JTNEJTI2YXBrJTNEMiUyNnNjJTNEV1dXJTI2dXIlM0QlRTUlQjElQjElRTYlOTklQUYlRTUlOUYlOEUlMjZsciUzRCVFNSVCMSVCMSVFNiU5OSVBRiVFNSU5RiU4RSUyNmZ0JTNEJTdCJTdE
12.
https://www.jcgov.gov.cn/dtxx/ztzl/2025nzt/2025ncj/snxqx_54301/tp_54346/202501/t20250125_2092270.shtml
13.
http://ha.news.cn/20240405/d5f4e7d3898d403d8699a477a2181e8d/c.html

冬天来了,是时候来一场温暖的文化之旅了!黄帝故里作为郑州十大优秀旅游景区之一,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更是国家AAAA级景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无论是轩辕丘拜祖区还是中华姓氏广场区,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这个冬天,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黄帝故里感受那份对祖先的敬仰和文化的尊重吧!

01

千年古迹,见证华夏文明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汉代在此始建轩辕庙,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庙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庙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黄帝故里进行了多次整修、扩建和改造,特别是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可以说,黄帝故里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历代王朝沉浮,而黄帝故里的变迁历程恰恰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02

五大区域,承载文化记忆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故里祠前区、轩辕故里祠、拜祖广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

中华姓氏广场

黄帝故里景区门前广场原名轩辕广场,由于地处老城区,形状不方不圆,道路斜穿而过。2008年根据专家建议,将轩辕广场更名为中华姓氏广场,面积由原来的7千平方米扩建成1.5万平方米的方形广场,将景区内鼎坛移至百家姓广场,放至广场靠南三分之一处,鼎坛高9米,底座为35米×35米,坛面为21米×21米,共分三层15层台阶,鼎坛周围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并有抽象的祥云纹路散布广场之中,意喻“踩祥云之上,观百家姓,唱和谐歌,畅想民族腾飞之未来”。这一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将成为群众拜祖的主要场所。大典时,百家姓方阵群众将身着姓氏标志的服装参拜祖先。位于广场中心的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高6.99米,鼎口直径4.7米,腹深2.8米,耳高1.5米,足高2.8米,重24吨,鼎足为熊足,取意轩辕黄帝系有熊氏;鼎腹饰九龙,首顶艳阳火球,口倾水纹,祈风调雨顺,象征祖国统一安定。造型庄严、凝重、大气,被誉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中华姓氏广场周围种植了活化石的水杉,共计960棵,正好象征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俗话说: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就象是一棵棵的大树,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就象是树的春华秋实,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请不要忘了你是树的哪根哪枝那条哪叶,这也正是我们修建这中华姓氏广场的原因。

在“2009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颁奖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广场文化论坛”上,以展现中华姓氏悠久历史的新郑中华姓氏广场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誉称号。

轩辕故里祠前区

轩辕故里祠前区,由南向北依次为汉代石阙、日晷、指南车、四柱石坊
、轩辕桥与姬水河、“轩辕黄帝之碑”。汉代石阙为蜂腰型子母阙,母阙为重楼,上楼为重楼,高16米,阙两楼间距18米。

日晷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左侧绿化带中,为中国传统的标准赤道平面式造型,可在拜祖大典时确定开始时刻。

指南车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右侧绿化带中,与日晷对称。

四柱石坊,为汉代青石牌坊。

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

轩辕故里祠

轩辕故里祠是整个黄帝故里景区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汉代建祠,明清
修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祠前庭,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五间,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面人文初祖的扁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塑黄帝元妃嫘祖——“先蚕娘”像;西配殿塑黄帝次妃嫫姆——“先织娘”像。

祠前庭三间,以图照展示新郑的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文物。祠庭院内,树“林则徐拜祖碑”和世界客属总会拜祖碑等。

拜祖广场

拜祖广场(原为黄帝宝鼎坛区),中间由南向北为一条36米宽,深红色
花岗岩石通道,至黄帝像。地面铺30米×30米“五色土”图案,其五色分布中为黄色以应黄帝,东为青色以应青帝,西为白色以应白帝,南为赤色以应赤帝,北为黑色以应黑帝。拜祖

03

冬日打卡,感受文化温度

冬季的黄帝故里,少了夏日的喧嚣,多了几分肃穆与宁静。漫步在景区内,可以更专注地感受每一处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

  • 最佳打卡时间:建议选择晴朗的冬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此时阳光充足,气温相对温暖,适合长时间游览。

  • 文化体验:冬季虽然没有大型的拜祖大典,但景区内每天都会有小型的祭祖仪式,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传统的祭祀文化。

  • 拍照建议: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故里祠和黄帝像都是绝佳的拍摄点。特别是在清晨或傍晚,阳光柔和,能拍出更有质感的照片。

04

实用信息

  • 门票:免费
  • 开放时间:08:00-17:30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1号
  • 交通:可从郑州乘坐公交或自驾前往,景区周边交通便利。

黄帝故里不仅是寻根拜祖的圣地,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冬天,不妨来此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温度,体验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