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潮汕英歌舞: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的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潮汕英歌舞: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的非遗瑰宝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6%AD%8C%E8%88%9E/7072555
2.
http://cul.china.com.cn/2024-03/08/content_42718101.htm
3.
https://news.gmw.cn/2024-03/27/content_37227478.htm
4.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02/19/content_26042510.htm
5.
https://www.sohu.com/a/833636389_100116740
6.
http://www.azchinesenews1.com/static/content/XW/2024-03-10/1216398692010988781.html
7.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4/16/content_Pbvq5yHx0B.html
8.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MP/2024-06-26/1255472498578853445.html
9.
https://www.chaodengji.com/blogs/%E7%94%A2%E5%93%81%E6%95%85%E4%BA%8B/%E8%8B%B1%E6%AD%8C%E8%88%9E%E8%B5%B7%E6%BA%90%E5%8F%8A%E6%AD%B7%E5%8F%B2

2024年春节,英国伦敦街头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这支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队,以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表演,吸引了沿途和现场70多万名观众欣赏观看。这场跨越重洋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潮汕英歌舞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1

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潮汕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关于其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英歌舞源自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傩舞,经过长期演变发展而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北方戏曲形式传入潮汕地区后,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还有一种说法是,英歌舞最早源于民间为反抗压迫而创编的武术舞蹈。

尽管起源众说纷纭,但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其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如“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舞者通过脸谱、服饰和动作,生动再现梁山好汉的形象,展现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02

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

潮汕英歌舞是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令人印象深刻。表演时,舞者们手持特制的双短棒(英歌槌),通过上下左右互相对击,配合强烈的节奏和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与美感。

在脸谱化妆方面,英歌队通常设有多个角色。其中,“头槌”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以红面红须示人;“二槌”则装扮成李逵,以黑面黑须示人。其他角色如时迁、鲁智深、武松等,也都有其特定的脸谱设计。化妆过程讲究顺序,先用黑色打底,再用白色勾勒,最后添加其他颜色,以凸显人物特征。

服饰方面,不同地区的英歌队风格各异。例如,汕头潮阳英歌队的服装多为长款且颜色亮丽;而普宁南山英歌则属于快板类型,为了便于做出下蹲和跳跃等动作,通常采用“短打衣”设计,显得更为干脆利落。

03

深厚的文化内涵

潮汕英歌舞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潮汕人看来,英歌舞具有扬正压邪、保一方吉祥平安的作用,是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重要仪式。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英歌舞都会在街头巷尾精彩上演,成为当地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6年,潮汕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保护。作为“南国战鼓”的代表,它与“北国战鼓”安塞腰鼓齐名,共同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04

创新发展与传承

近年来,潮汕英歌舞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普宁南山英歌队为例,他们大胆改革传统表演形式,将原本的广场舞改编为适合舞台演出的版本,使得英歌舞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风采。

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英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5岁小女孩庄恩琪这样的“英歌神童”,她那流畅的舞步和坚定的眼神,展现了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据统计,仅在普宁一地,就有约113支英歌队,平均年龄约为25岁,显示出这一文化遗产的勃勃生机。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学校积极合作,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寒暑假非遗少年行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对英歌舞的兴趣。同时,通过媒体平台的传播,英歌舞正逐渐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吸引着更多90后、00后甚至10后、20后的关注和参与。

05

走向世界的潮汕文化名片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潮汕英歌舞频频“出圈”,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从英国伦敦到泰国,从街头巡游到国际舞台,这门古老的艺术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国内外舞台上绽放光彩。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凝结着潮汕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门古老的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