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惠州新地标野吏亭:千年文化记忆的重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惠州新地标野吏亭:千年文化记忆的重现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yjy.people.com.cn/n1/2024/0806/c244560-40293389.html
2.
http://e.hznews.com/hzrb/pc/content/202501/24/content_1096857.html
3.
http://www.hznews.com/focus_news/202402/t20240209_1549547.shtml
4.
https://m.weibo.cn/u/3519636402?luicode=10000011&lfid=100808c60dbd76a2b9d17267d9ebc684165c62&featurecode=newtitle%253Ffrom%253Dyn_cnxh
5.
http://www.hznews.com/sz/202405/t20240523_1559214.shtml
6.
http://www.huizhou.cn/news/rwhz/202403/t20240311_1552098.htm
7.
http://www.huizhou.cn/news/newsc_counties/newsc_hz/202403/t20240302_1551200.htm
8.
http://www.huizhou.cn/news/newsc_counties/newsc_hz/202401/t20240130_1548486.htm
9.
http://www.huizhou.cn/news/newsc_counties/newsc_hz/202404/t20240417_1555520.htm
10.
https://tokyo.letsgojp.cn/archives/697925
11.
https://pub.timedg.com/a/2024-02/23/AP65d8410ce4b09e01d6940dc0.html

惠州府城遗址公园内,一座崭新的仿宋建筑矗立于梌山东北隅,飞檐翘角,古朴壮观。这便是近期复建完成的野吏亭,作为北宋时期的惠州名亭,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如今重现世人眼前。

01

野吏亭:千年名亭的重现

野吏亭始建于北宋,原址位于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右后方。亭名取自孔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的典故,体现了创建者陈尧佐的豁达心境。亭内面向东江的一面,悬挂着苏轼手书的“野吏亭”匾额,字体端正大气,彰显着宋代文人的风雅。

登上台阶入亭,中央立有一方珍贵碑刻,前刻北宋黄仲通的《惠州野吏亭诗》,碑的背面则是南宋许骞的《西新桥记》。这方碑刻是惠州历史上的重要金石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一碑两记”现象。站在二楼,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江流水潺潺,远处江北高楼林立,古今交融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千。

02

东坡寓惠:文化传承的见证

野吏亭与苏轼有着深厚的渊源。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陈尧佐在惠州创建野吏亭。次年,他被召还朝廷,每当与同事宾客谈论风景时,必以惠州野吏亭为称,积极推介惠州的山水之美。

苏轼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寓居惠州期间,曾多次到访野吏亭。他应惠州太守詹范之邀,在太守东堂饮酒品荔,写下著名的《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岭南的物产丰饶,更表达了苏轼对惠州的深厚感情。

当年冬,惠州太守方子容重修野吏亭,邀请苏轼作《野吏亭记》。相传苏轼还亲自题写了亭名,人称“苏榜”,与“黄碑”齐名。清代惠州诗人江逢辰曾作诗云:“黄碑苏榜动流连”,足见其文化价值。

03

文化新地标:古今对话的平台

复建后的野吏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现代人了解东坡文化的重要平台。亭旁增设的东坡“饮酒品荔”雕塑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雕塑旁竖立的《食荔枝》诗卷,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苏轼的文学魅力。

登上野吏亭,远眺惠州城市风光,感受千年古城的脉搏。前有东江川流不息,后临公园内中山纪念堂等景点,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野吏亭不仅是观赏风景的佳处,更是品味惠州千年文化的重要窗口。

野吏亭的复建,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它见证了惠州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承载着东坡文化的精髓,成为惠州新的文化地标。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