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打卡:绍兴沈园&杭州黄龙洞
冬日打卡:绍兴沈园&杭州黄龙洞
冬日的江南,少了夏日的喧嚣,多了几分宁静与韵味。在这个季节,不妨来一场文化之旅,打卡两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园林——绍兴沈园和杭州黄龙洞。
沈园:陆游与唐婉的千年之约
绍兴沈园,这座始建于南宋的私家园林,因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闻名于世。陆游与唐婉,这对表兄妹自幼青梅竹马,成年后却因陆母反对而被迫分离。十年后的一个春日,他们在沈园偶遇,陆游挥毫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为沈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园内不仅保存着陆游题词的墙壁,还建有陆游纪念馆,馆内展出大量陆游的手迹、画幅、善本、拓片、实物模型等,让游客得以一窥这位南宋文学家的生平与成就。
冬季的沈园,别有一番风味。雪花飘落,覆盖在古老的亭台楼阁上,仿佛将时光凝固。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陆游与唐婉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情。
黄龙洞:乾隆的“美丽错误”
与沈园的文人墨客气息不同,杭州黄龙洞则有着一段有趣的“误会”历史。作为老杭州的地标之一,黄龙洞景区位于曙光路上,以“缘”文化为主题,近年来因相亲活动而声名远扬。但鲜为人知的是,就连乾隆皇帝也曾在这里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据最新考古研究发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黄龙洞景区,并非真正的黄龙洞所在地。真正的黄龙洞其实位于景区东侧,护国仁王寺遗址东南侧的山腰之上。这一发现纠正了长期以来的误解,甚至连乾隆皇帝也未能幸免——他六下江南,五次到访的所谓“黄龙洞”,实际上是无门洞。
这一发现源于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与杭州西湖摩崖题刻研究者奚珣强的联合调查。他们在2021年至2023年间,对黄龙洞景区内的慧开像龛及黄龙洞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发表了《杭州护国仁王寺慧开像龛及黄龙洞的调查和初步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最早出现“黄龙洞”之名的史料是《黄龙祠记》。据记载,洞外相传有黄龙现身,因而南宋时期的护国龙祠更名为“黄龙祠”,灵洞也更名为黄龙洞。而真正的黄龙洞洞口东壁下的一方明代摩崖题刻,实证了这一洞穴就是真正的黄龙洞原址,也是南宋临安府皇家祈雨的龙洞所在。
如今的黄龙洞景区,虽然失去了“正宗”的名号,但其文化价值并未因此减损。相反,这里已成为杭州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每月一次的相亲大会,让黄龙洞成为现代人寻觅姻缘的圣地。金大姐30多年来在黄龙洞开小店,促成了870对男女的缘分,成为一段佳话。
两座园林,两种文化体验
沈园与黄龙洞,一北一南,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展现了江南园林的两种魅力。沈园以文化内涵取胜,每一砖一瓦都浸透着陆游与唐婉的深情;黄龙洞则以民俗文化见长,成为现代人寻觅姻缘的圣地。
冬季打卡这两处景点,不仅能欣赏到别具韵味的园林美景,更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无论是追寻古人的足迹,还是体验现代的民俗,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所以,不妨在这个冬天,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感受沈园的深情与黄龙洞的趣味,让心灵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