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药科大学发布“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加速药物研发落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发布“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加速药物研发落地

引用
中国科技网
8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1/content_289047.html
2.
http://js.news.cn/20250122/553ef352aab241b280f2bdfe697f5f64/c.html
3.
https://yzzky.cpu.edu.cn/
4.
https://www.cpu.edu.cn/05/45/c11409a197957/page.htm
5.
https://www.cpu.edu.cn/51/29/c4132a217385/page.htm
6.
https://ist.cpu.edu.cn/_t255/31/1b/c7324a209179/page.htm
7.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5cfb8bd8ada0b95eb48d7b1525ce740a
8.
https://pps.cpu.edu.cn/

1月21日,中国药科大学发布《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标志着这所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高等学府,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投身于药物研发的新浪潮中。这一计划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科研组织模式上的重大创新,更折射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01

为什么需要“有组织科研”?

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传统的以实验室为主的科研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创新药物的研发从靶标的发现、药物的设计合成到成药性评价,需要多链条多节点的串联。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指出,鉴于创新药研发多链条多节点的特性,以实验室为主的科研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构建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就是要打造创新的平台,汇集一帮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对项目进行联合攻关。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例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药科大学的《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02

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该行动计划以创新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和原创新药研发为首要任务,以需要联合攻关的项目为关键牵引,构建建制化、成体系的有组织科研新范式。具体来说,学校将围绕创新药物的研发链条,布局基于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有组织基础研究,建设兴药概念验证、靶标发现与确证、表型药物筛选等若干技术创新中心。

同时,学校还将瞄准重大疾病发病共性机制和创新药物发展趋势,面向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建设泛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代谢药物等若干药物研发赛道,与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研发合力,全面提升学校原创药物研发能力。

03

落地措施:校地企深度合作

为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国药科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南京江北新区和鼓楼区的深度合作。

1月21日,学校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双方将在推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高水平建设、完善项目运行模式及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转化基地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此外,学校还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该研究院以高水平科研为目标,以产业转化为导向,立足鼓楼区政府对健康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创新发展方向需求,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新药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创新药物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04

预期效果与挑战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有望为中国药科大学带来显著的科研突破。根据规划,未来五年,中国药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将推动5-8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研究,10个以上一类新药候选化合物和生物药物完成非临床研究,发现一大批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新药先导化合物和候选化合物。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更高。对此,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将一方面引导教师聚焦有转化潜力的研究,另一方面助力整合成果转化所需资源,全力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创新药物的高效转化。

05

已有的科研实力储备

事实上,中国药科大学在药物研发领域早已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学校建有“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并拥有35个与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包括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在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50余篇。

在具体科研成果方面,学校多个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例如,徐澍团队与司马健/徐翀团队、赵灵之教授/彭娟娟教授团队合作,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及药物研发”方向取得研究进展,成果已发表于期刊Genome Biology和Biomaterials。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实力,也为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06

结语

中国药科大学的《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学校正在为我国原创新药的研发开辟新的路径。随着这一计划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以前难以想象的疗法和治疗手段将充实于我们未来的医疗体系中,真正迎来药物研发的春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