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跻身ESI全球前1‰,世界排名第59位
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跻身ESI全球前1‰,世界排名第59位
2025年1月,全球权威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布了最新一期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数据,沈阳药科大学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再次传来捷报:首次跻身ESI全球前1‰,世界排名第59位。这一突破性成就不仅彰显了学校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也标志着沈阳药科大学正式迈入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实力积淀:百年药大,厚积薄发
沈阳药科大学始建于1931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药学学府之一。学校历经近百年沧桑,始终坚守药学教育的初心,形成了以药学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1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药学、中药学等5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包括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学校还拥有一支由院士、国家级人才及省级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科研创新:聚焦前沿,成果丰硕
沈阳药科大学在药理学与毒理学领域的科研实力有目共睹。学校建有59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和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在新药研发、药物递送系统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青年教师张阔教授为例,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Theranosti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1篇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充分展现了学校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
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沈阳药科大学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坚持“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药管配套”的学科建设思路,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药剂学,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这些都为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为本,成效显著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还设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
社会影响:声誉卓著,贡献突出
作为中国药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沈阳药科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药学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学校还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药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医药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前景展望: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既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建设“药学教育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沈阳药科大学在ESI排名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国内顶尖的中国药科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已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位列全球第13位,是国内首个拥有ESI万分之一学科的医药类普通高校。这表明,沈阳药科大学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还需继续努力。
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药学教育和科研实力提升的缩影。这一成就必将激励更多学子投身药学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