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绍兴:千年古城的新发现
探秘绍兴:千年古城的新发现
2023年6月,一幅历时五年考证绘制的《南宋绍兴府城图》正式发布,这幅图不仅展现了南宋时期绍兴的城市布局,更为我们揭开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
图中清晰标注了南宋绍兴府的5厢96坊、12处军营、110座桥梁等建筑设施。据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原馆长屠剑虹介绍,南宋时期的绍兴已经是一座“鳞鳞万户”“栋宇峥嵘”的壮丽城市。这幅图的发布,为我们研究南宋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绍兴古城的东南角,大湖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揭开了越国中心区域的神秘面纱。2021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越城区文物保护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遗址出土了400多件(组)文物,包括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木器等,这些文物生动展现了古越人的生产生活图景。
更令人瞩目的是亭山遗址群的发现。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发现了以会稽山余脉亭山为中心的大型遗址群,面积约7平方公里,包括亭山、南山、南山头等10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亭山遗址发现了临水码头遗迹和大型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的柱网结构为面阔30间、进深7间,显示出高等级的礼制性公共建筑特征。
而在南山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三处人工堆筑的黄土台地,出土了多件青铜器,包括7把青铜剑、1柄刻有“王”字的青铜矛和1件刻有“戉”字的青铜戈。这些发现不仅展现了越国的军事实力,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
2024年11月,绍兴稽中遗址又传来重要发现——“山阴丞印”封泥和“会稽郡壁”铭文砖的出土,为确认东汉会稽郡治山阴县提供了重要线索。封泥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盛行于战国至汉魏时期,代表了当时的官方文档的正式性和保密性。而“会稽郡壁”铭文砖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曾是会稽郡山阴县的所在地。
稽中遗址的考古发掘还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木壁水井,经碳十四测年井壁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30年,这是绍兴地区首次发现的战国时期水井。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达1000余件,包括青铜洗、青铜壶、水晶环等高等级文物,以及与冶金工坊相关的遗物,如冶炼铁块、铁钳和成捆的铁矛、成组的铁甲叶等。
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绍兴历史文化的认识,更为研究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依据。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所说:“稽中遗址可以说是吴越考古最重要的一次发现,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这些考古成果让我们得以一窥两千多年前越国的辉煌历史,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