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用法律守护孩子安全?从最新立法到强制报告制度
美国如何用法律守护孩子安全?从最新立法到强制报告制度
2024年1月31日,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听证会,Meta、Snap、TikTok、Discord和X等社交媒体公司CEO被传唤到会,就儿童性剥削问题接受质询。这场听证会是美国国会近年来加强在线儿童保护立法努力的重要节点,凸显了美国在打击儿童虐待方面持续加码的决心。
美国对儿童保护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严格监管上,更体现在其全面而严格的虐童法体系中。自1974年国会通过《防止和处置虐童法》以来,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保护法律框架。目前,美国50个州都有相关立法,将虐童列为重罪,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
美国法律对虐童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和忽视等。任何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健康受损的行为,都可能构成虐童罪。这种宽泛的定义,体现了美国法律对儿童权益的全面保护。
在预防和打击虐童方面,美国的“强制报告制度”堪称一大亮点。根据该制度,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士,一旦发现或怀疑儿童遭受虐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未履行报告义务者,将面临法律责任。这种制度设计,大大提高了虐童案件的发现率,有助于及时保护受害儿童。
美国还建立了多层次的儿童保护服务体系。联邦政府层面,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下设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局,专门负责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国家卫生研究院则通过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引领全国精神疾病的研究。在学校层面,美国将“Speak Up Be Safe”(说出来,保安全)项目纳入教育体系,教导儿童识别和应对虐待。
尽管如此,美国在儿童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美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在过去十年间显著上升,自杀已成为15-19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然而,精神卫生服务供应却严重不足,仅有约20%的青少年能够获得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务。
美国的经验表明,保护儿童权益需要立法、执法、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制报告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借鉴。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儿童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努力。